阅读记录

第三十章 于少保,活的![1/2页]

堡宗别闹 何时秋风悲画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明一朝,没有一名太后、皇后垂帘听政。
      诚孝昭皇后张氏有实无名。
      仁宗朱高炽当了二十几年太子,登基不到一年,驾崩,宣宗朱瞻基登基,十年后驾崩,英宗朱祁镇登基。
      朱高炽的老婆,诚孝皇后张氏成了明朝第一位太皇太后。
      朱祁镇年幼,便有朝臣奏请由她垂帘听政。
      张氏凛然拒绝。
      但也没撂挑子,重用三杨、胡濙、张辅,正统初年的朝政河清海晏,她活着的时候,王振折腾不起一点浪花,可惜她一薨天,没人压着,朱祁镇就放飞了自我。
      也把大明放进了深渊。
      朱祁镇和处境几乎一模一样的宋仁宗赵祯比起来,天壤之别。
      现在胡濙忽然提起皇后杭氏听政,东暖阁里众臣哗然。
      于谦最先反应过来。
      上前一步,道:“臣,附议!”
      于谦其实心里明镜,可他也没办法,又做不出自污的事情来,现在太子章国,如果没有人辅政,只怕真有人会推动自己去走宋太祖的路子。
      皇后听政,反而是件好事。
      于谦话没落,工部尚书江渊上前一步,“臣,附议。”
      江渊心里苦啊。
      景泰七年,太子殿下让工部按照图纸设计打造一种叫“缝纫机”的东西,江渊觉得是太子殿下在瞎胡闹。
      于是消极应对,最后不了了之。
      当时想的就算太子殿下不满,可陛下年轻,等太子殿下登基,他早就致仕了。
      哪曾想太子殿下这么快就监国理政了。
      一想到太子殿下敢假传圣旨,毫不犹豫的砍掉晋荣和陈义的脑袋,江渊就觉得脖子发凉,当然支持皇后听政。
      有人压着,太子才不会胡来。
      其余尚书,以及陈循、王文两个内阁辅臣一看,于谦都同意皇后听政,这是好事,免得他于谦在朝中只手遮天。
      赶紧出来附议。
      武清侯石亨也上前,“臣,附议。”
      心里却在冷笑。
      有意思么?
      过了今晚,什么监国,什么听政,都见鬼去吧。
      杭皇后懵了。
      她没想到,把孙太后堵在了垂帘听政的门外,结果这群大臣把她给架到了火堆上去了,这可如何是好,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
      不怪杭皇后,她确实没这个能力来应变。
      朱见济也懵了。
      卧槽……
      父皇病重,让自己监国,作为人子,心情沉重,但作为一个有为青年,又有那么一点点的高兴。
      觉得可以推进大明改革了。
      结果老子辛辛苦苦怼走了老妖婆孙太后,胡濙你这老不死的给我来这一出,深怕老子变成下一个朱祁镇么。
      听政的意思,就是大小事都要给母亲汇报一下,由她来决断。
      自由不自由另说。
      关键自己成了个傀儡,很多项目没办法推进。
      还谈个屁的改革!
      可这事吧,这么多大臣提出来,已经由不得自己,除非便宜老爹现在就生龙活虎的出现在东暖阁,否则只要母后一点头,此事板上钉钉。
      只能期盼的看着母后。
      摇头。
      快摇头,快拒绝!
      万般祈祷。
 

第三十章 于少保,活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