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七章 越国公,薨[2/2页]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寒夜吴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武十九年。
      越国公府上下皆着缟素,哭嚎不已。
      越国公严凌,于昨夜薨于家中。
      百官都被这个消息震得说不出话来,这个越国公可是政坛上的常青树,自建国以来,多少年风雨过去,杨宪被杀、刘基罢官、李善长告病、胡惟庸被斩、汪广洋赐死……只有他,始终屹立不倒。
      他的死去也意味着朝堂的重新洗牌,其中诸如严济、严新成等人,都是悲痛至极,立刻便赶来奔丧。
      朱元璋在皇宫里得知此事时,也是惊讶不已,他立刻派人将严凌之子,已经十五岁的严涯召入宫中亲自问询,当得知越国公确已薨逝时,连这位皇帝的脸上,都显露出了悲伤的神色。
      “越国公……睿轩,因何离世?”
      “父亲他身体自洪武十年起就一直不太好,既有肺病,又患头风,胸口时常闷痛。他每日咳嗽不断,更是经常头痛欲裂,又是时常操持,精神早已不济……昨天夜里就寝之后……便溘然长逝。”严涯说着说着,已是泣不成声。
      闻言,朱元璋也是哀痛,轻叹道:“睿轩,睿轩,缘何弃我先去?”
      又问道:
      “朕听说尔父在宁波(此时朱元璋因明州之明与国号重,改其为宁波),墓冢已立?”
      “禀陛下,正是。”严涯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用尚且有些稚嫩的声音回答道:“父亲于至正十五年追随陛下,便再也没回去过,时常思念故乡。父亲常说,死后当归葬老家,与列祖列宗共眠,否则难以瞑目。”
      朱元璋沉默了一下:
      “也罢,也罢,朕本欲赐其葬于钟山之下,与开平王、岐阳王同,但既然尔父欲葬于祖地,那边让他魂归故里吧……”
      “洪武十九年二月,始祖病逝,年五十七。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追封孤竹王,谥忠定,赠三世皆王爵,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
      ——《明史·始祖传》
      严涯继承了严凌的爵位,是为新一代的越国公。
      朱元璋念及严凌之功勋,且年龄也合适,遂决定下嫁第十二女永嘉公主与其为妻,待三年守孝期满后即完婚。
      不久,越国公府自老夫人、少主人起,皆离京师,抬灵回乡。
      也就在这一晚,朱元璋在自己的书房里接见了锦衣卫的指挥使。
      在洪武十五年,他感受到检校对于监察略有乏力,于是设置锦衣卫,既有检校监管天下之能,又赋予了他们刑讯逼供、关押犯人的权力,现在,是他们派上用处的时候了。
      “你去跟着越国公府扶灵的队伍,伺机接近越国公遗骸。记好了,你亲自去,一定要看到越国公的尸体,确认他已经薨逝,再回来复命。”
      “切记,此事万不可让人知道。”
      指挥使领命离去,他的身后,朱元璋目光幽幽。
      此时,郭恒案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已经有数万官员被斩,另有数万官员被下了大狱,刽子手的大刀都要砍出豁口来了,朝堂上下官员为之一空,幸存的官员则处心积虑地想要逃离朝堂,每天他都能受到无数辞官的上奏。
      在这个时候,严凌“死”了。这让这个疑心病愈来愈重的皇帝不由地生出了怀疑。
      睿轩,你是真的死了,还是……怕了?

第五十七章 越国公,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