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不可谓不高。然而,机器局所产的枪炮子弹,价格高昂,质量低劣。
“言官常曰北洋制造局靡费经费,又曰枪炮‘造不如买,甚至于有主张解散制造局者。奴才以为,机器制造局实为大清实业之开端,亦为大清实业之基础。
“譬如一家店铺,千难万难总算开张起来了。遇到难题,应当积极解决,而不是关门大吉。”
北洋机器制造局由北洋大臣文祥管理。文祥是恭亲王的朋友,算是半个洋务人才。他颇有干才,扩大了机器局的规模,却无力改革机器局的经营制度。
咸丰见肃顺没有趁机攻击文祥,颇感欣慰,觉得他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便说道:
“肃六,你说得很对。机器局该如何改革,你有什么意见?只要你说得对,朕一定大力支持。”
肃顺得到咸丰的保证,有了更多的底气,说道:“北洋制造局与洋人工厂机器相同、技术相同,所不同的是管理制度,一个是官办,一个是商办,造成的结果迥异。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奴才以为,大清的文化、国情与洋人不同。我们自古重农抑商,商人奸利,狡诈百出。不如改为官督商办,由北洋衙门监督,商人经理。”
咸丰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示意肃顺继续说下去。肃顺口渴,喊了口茶,说道:“具体来说,就是让北洋衙门保留在制造局的股份,继续享有对制造局的控制权。
“譬如,机器制造局现在估价一百万两白银,定价一百两一股,则官府股份占一万股。再公开募集一万股,可得一百万两白银。
“这一百万两白银,就是制造局的新增资金,可以扩大规模,添置机器,加盖厂房,提高技术。制造局则借机成立董事会,北洋衙门可派人进入董事会,新股东则以股份多少,推举代表进入董事会。
“官府股份多,仍能控制制造局。有商人参与经理,可以改良制造局管理制度,可以监督制造局事务,可以拓宽制造局产品销路,可以扩大制造局资本金。
“总而言之,官督商办是解决制造局弊政的不二法门,也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
这其实是旧瓶装新酒,中华帝国就是这样干的。只不过,中华帝国做得更为彻底。在有些企业里,政府虽然占有股份,基本已经淡出了管理层。
咸丰对帝国存有偏见,属下劝谏他学习西方,常被咸丰训斥。时间久了,属下也不敢据实以告。用现在的话讲,咸丰被自己包裹进了“信息茧房”。
只有肃顺不计利害,常在咸丰面前犯颜直谏。咸丰之所以信任肃顺,除了他精明强干、忠心耿耿外,还看重了他的勇于任事、不避讥议。
朝廷大臣中,能干的人并不少,忠诚的人也不少,唯独勇于任事的人太少。大多数官员保持着明哲保身的态度,不敢得罪人,不敢打破传统,不敢触动利益集团。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
第683章 官督商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