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在肇庆盘桓了近两个月,审结大案,强力推动大整肃运动。直到大整肃运动进入正轨,他才离开肇庆,继续向桂北进发。
到桂北巡视边疆,打击湘军王?部,才是杨?@此行的真正目的。没想到,他仅在肇庆就耽搁了两个月。
已是9月,酷暑已过,正是用兵之时。杨?@离开肇庆后,率领着近卫师官兵,马不停蹄,中途不作停留,直奔桂北重镇桂林。
此次御驾亲征,对手是却是个不知名的小将,未免有些牛刀杀鸡。此时的王?,在清军阵营里还没什么大的名气,其实非同小可。杨?@此举,也是为了试探湘军的实力。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湘军,派系甚多。有一个派系被后世称为“老湘营”,又称“王左系”,战斗力最为强悍,其领袖先前为王?,王?死后为左宗棠。
首发:塔>读小说
这一派的重要将领有张运兰、王开林、王开化、蒋益澧、杨昌浚、刘松山、刘锦堂等。
王?是罗泽南的学生,罗泽南很早便开始办理团练。曾国藩创办湘军陆军,便是以罗泽南的团练为底子。罗泽南是曾国藩的好友,名声很大,学生很多。
曾国藩为培植心腹,对自己的门生大加重用。很多罗泽南的学生都改投在曾国藩门下。王?为人刚直,坚决不肯改换门庭,在湘军中相对独立,与曾国藩交恶
此公治军非常严。曾经有一次,他有事外出,部队一直集合等着开饭。因为没有王?命令,部队不敢开饭,坐在原地不敢乱动。直到王?回来,才下令部队开饭,官兵们已经饿了半天肚子。
王左系在湘军中相对黯淡,两位领袖性格都很刚直,命运多舛,仕途不顺。王?死得很早,死前与曾国藩不睦,备受曾国藩排挤。
左宗棠年轻时历尽艰难,好不容易在湖南巡抚幕中得到重用,却差点因樊燮京控案丢掉小命。此案之后,左宗棠离开湖南巡抚幕府,正式带兵搏击功名。
等他到主持浙江军务,王?已经病死。左宗棠搜罗王?旧部,创办楚军,迅速收复浙江。他出征西北时,老湘营亦立下了赫赫战功。
王?所部湘军只有五千多人,却能征善战,不时窜扰桂北,令广西当局非常头疼。
而此时的王?,已与曾国藩决裂,不受曾国藩节制。湖南巡抚骆秉章费心笼络王?,留王?守卫湖南。王?以五千人马,保卫湖南安宁,屡次平定省内民变,被骆秉章倚为柱石。
王?性格刚烈,作战勇猛,为人高傲。他并不把革命军放在眼里,时常率军进入广西,骚扰桂北。广西守备师与之交手多次,胜负参半。
原文来~自于塔,极受信任,极富才干。他有个绰号是“二巡抚”,意思是湖南官场只知有左宗棠,不知有巡抚。
不过,左宗棠虽是曾国藩的好友,却并不大看得上曾国藩。曾国藩的迂缓迟钝是出了名的,左宗棠则才思敏捷,心高气傲。
曾国藩创办湘军时,侵袭湖南官场的权力,得罪了湖南官场。左宗棠身为二巡抚,鼎力支持曾国藩,帮了他很大的忙。
罗泽南则是湘乡大儒,底下弟子众多,其中的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澧、唐训方等人,都成为湘军名将,位列督抚。
江忠源更不必说,乃是湘军鼻祖。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
曾国藩创办湘军时,并非白手起家,而是吸收了很多现成的团练。譬如罗泽南手下的团练,就完全归入曾国藩门下,成了最开始的湘军陆军。
罗泽南办团练,以书生带兵,弟子多充当营官。曾国藩吞并罗泽南的团练后,很多罗氏弟子变换门庭,改投入曾国藩的门下。
在封建时代,拜师如拜父,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所以,罗泽南的第一大弟子王?,便耻于改换门庭,从曾国藩麾下独立了出来。而罗泽南则成为曾国藩麾下陆军第一悍将,与另一员悍将、满人塔齐布各领一支陆军。
如今湖南暂时太平,但东有太平军,南有革命军,湘西贵州的苗人、湘南的瑶人也不时起义,俨然已是四战之地。
咸丰皇帝的指示是,令曾国藩率领湘军主力东进湖北,收复武昌。令骆秉章另外选择精锐,力保湖南,相机收复桂林。
这是一道不切实际的命令。曾国藩也满腹委屈,他虽是湘军统帅,湘军却不是正规军。朝廷军费紧张,优先供给江南、江北两大营。
湘军只得到朝廷少量拨款,粮饷都要靠曾国藩自己想办法。为此,曾国藩不惜变卖官职、功名,不惜开征厘金,害得自己备受指责。
他也以军饷不济、军械不齐为由,留在岳州做战前准备,并不急着进军武昌。
王?却得到了骆秉章的支持。骆秉章手头有军饷,也会优先供应王?。毕竟王?的职责是保卫湖南,曾国藩的任务却是收复湖北。损己利人,骆秉章才不会干这种傻事呢
这种微妙的关系,也为杨?@消灭王?部湘军提供了契机。
首发:塔>读小说
到桂林后,杨?@立即开始调兵遣将。他以近卫师师长李秀成为主帅,率领一千五百名近卫师官兵,疾进衡阳。广西守备师副师长陈玉成,受李秀成节制,率领三千名官兵,从正面挑战湘军。
杨?@则坐镇桂林,居中把控大局,调度粮草。
,极受信任,极富才干。
第353章 牛刀杀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