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四章 国债[2/2页]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上善若无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众人神色古怪的纷纷离去,只留下了李云泽与朱棣。
      两人相对无言,许久之后朱棣却是叹了口气“你可知,朕为何急于出兵?”
      李云泽想了想,试探性的询问“可是龙体不渝?”
      “近来身子骨愈发难受。”朱棣先是惊愕无言,惊愕于李云泽真敢说。接着犹豫了一下,还是吐露心声“一到下雨天就难受的很。想来,也是时日无多了。”
      这个时候,李云泽自然是说些应景的好话,什么万岁万岁万万岁的。
      这话说的,别说是朱棣了,他自己都不信。
      “朕戎马一生,要死也得死在战场上!”朱棣的神色逐渐威严起来“朕还有心愿未了,一定要灭了漠北部落,彻底剪除北地威胁!”
      志向远大,也有做到这一切的雄心壮志。
      可惜的是没能做成功。
      说完之后,朱棣终于是转向了正事“朝廷却银,你可有什么好法子凑集军费?”
      之前李云泽提出‘借用倭国金银之事,的确是让朱棣刮目相看。
      问题在于,急切之间拿不到手。
      毕竟金银都埋在地下,开采提炼出来需要时间。
      而此时的朱棣,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
      他想要在临死之前,把大事都给办了,可朝廷实在是拿不出银子了。
      众所周知的,足额满饷状态下的明军,战斗力堪称亚洲第一。
      可一旦给不了足够的饷银,那他们的战斗力...
      久在军中的朱棣,对此比谁都明白。
      出兵漠北,军士与民夫们的开拔银子与犒赏,各种军资的购买,伤者救治,战死者的抚恤烧埋银子等等等等。
      规模越大,战事持续的时间越久,需要的财货那就是天文数字。
      朱棣也没办法,只好是想看看李云泽这儿,还能不能弄出来什么好办法搞点银钱花销。
      听闻此言,李云泽微笑颔首“此事易尔。”
      他的这个态度,真是让朱棣有些愣神“你想清楚,这可不是几万几十万两,起码也是数百万两起步的缺额。”
      “三个月。”
      李云泽竖起了三根手指“三个月内,筹集一千万两银子绝非难事。”
      朱棣干脆起身,走到了李云泽面前,背手盯着他“说!”
      “卖国债!”
      朱棣从未听闻过国债是个什么东西,面上的疑惑更盛“仔细说说!”
      “以朝廷税赋为财担保,以陛下名望为名担保。向全天下发售国债,一千万两两年期,可给三分利。”李云泽侃侃而谈“其实也就是以往要卖去江南,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毕竟江南富庶。若是只在京中发卖,十天足已。”
      朱棣皱眉“这是宝钞?你不知宝钞已经无人问津?”
      大明朝也是有纸币的,就叫大明宝钞。
      这玩意本可极大程度上缓解贵金属货币短缺,可惜却是被朱元璋给玩坏了。
      他和文臣们以为这玩意是无限换钱的,拿纸换钱要多少就有多少。
      结果就是宝钞的信誉一落千丈,到了现在一贯宝钞实际上只能换一百文钱,而面值却是一千文!
      更为关键的是,基本上谁都不愿意收。
      “当然不是宝钞。”李云泽干脆摇头“这是借贷,不是宝钞那种专门骗钱的玩意。所以要用税赋为担保,要以陛下的名声为担保。一旦失信,到时候还不上了,那丢的就是陛下的面子。”
      “国债发行之后,随时可以从户部或内府兑换银两,只是没有了利息。两年之后没来兑换的,也可以继续持有,随时都能换取。”
      李云泽叹了口气“如果不是之前宝钞弄坏了名声,也不至于这么麻烦。为了能够更好的发行,还得求陛下一道圣旨。”
      背着手的朱棣转悠了几圈“说说看。”
      “请陛下下旨,国债不入抄没。”
      听闻此言,朱棣猛然转身看向李云泽。
      李云泽坦然相对“能买得起国债的,自然都是有身家之人,尤其是大户居多。他们若是犯了事被抄家,国债不抄没可以继续持有,必然会引来众人争相购买。”
      说到这里,朱棣已经是大致上明白了。
      要说办法,这的确是一个短时间内快速聚集财富的好办法。
      可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少。
      尤其是不入抄没...
      古代抄家,那是连地上的砖头都给你翘了。
      想要藏钱?做梦去吧。
      无论之前有多少家财,一旦抄家必然是一贫如洗。
      可如果国债不入抄没的话,富贵之家的的确确是会疯狂购买用来保障家财。
      朱棣本能的就想要拒绝,可一想到出兵漠北还需要大量的钱粮,他就沉默了。
      这个时候,李云泽再度出言“国债可年年发售,今年借的钱还去年的款子,也就是寅吃卯粮。只要能打赢,外加各地金银不断输入。等到大家都习惯了,信用也建立起来了,自然可以再度修改。”
      背着手转悠了许久的朱棣,最终一跺脚。
      “可。”
      笔趣鸽

第一百三十四章 国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