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伍长横眉直立,商人瞬间知道伍长是何意,急忙解释道:“这山鸡是村民们当做添头送的。真不贵。”
      虽然钱币用得广泛,但很多地区还是习惯以物换物。商队的盐是村民们急需的,又比官盐便宜很多,自然是很受欢迎。
      至于是不是私盐,你不说,我不说,大家都不说,谁能知道?
      逼急了,大不了铺盖一卷,逃到别国去。
      士卒听到只需3钱,毫不犹豫地从腰带里抽出一个小麻袋,数出3枚铜币放到商人手中。
      商人望着士卒拎着一只山鸡,被伍长骂了一路,再看看手中的钱币,心中不知道是何滋味。
      “怎么了?被士卒欺负了?”同伴担忧地问道。
      小商人赚的那点钱,真是搏命赚的。
      商人一脸迷茫,语气飘忽:“并未。他给钱了,言军中有八项纪律。”
      商人炙热地看着同伴:“你说,这世上,真有不抢劫的将士吗?”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天灾是灾,战争是灾,兵卒也是灾。
      有时候,兵卒本身比战争死亡还要可怕。
      同伴却是不相信的:“我们商队可是女君的商队!这点,他们谁不清楚?”
      商人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光:“路上这么久,一路看下去不就知道了?”
      “你不在下个城镇驻扎了?”商队不会全员跟着许多鱼去汾城,而是到一个大城,便会留下一拨人做生意。
      售卖完货物后,可自行选择是自己返程,还是跟随大军返程。大部分会选择自己返程。
      商人斩钉截铁道:“不,我要跟着女君去汾城!”
      大军缓缓而行,阡陌旁的田地里已经长出了粟麦青苗。
      稀稀疏疏的农夫们弯腰在田地里忙活,直起腰想要休憩一会,却远远看见有军队在逼近。
      农夫们呆愣,便像见了鬼似的,忙不迭地奔逃回村。
      接下来的路上,大军路过的几个村落都紧闭着大门。
      农夫们藏在窝棚里,打开一条小缝,从缝隙中惊恐又畏惧地看着身着奇怪铠甲的兵卒们。
      担心他们会从田地里踩踏而过,却又无人敢出来阻拦。
      这就是普通民众见到秦军时的反应,夹道欢迎是不存在的。虽然秦军检验首级甚严,但一切行动以行军方便优先。
      踩踏田地,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群秦兵竟然宁可绕远,也不愿踩踏田地。
      当辎重车驶过,不小心压倒青苗时,会有几个士卒留下,将伏倒的青苗小心扶起。
      唰唰!
      一队分卒抽出剑,谨慎地朝田中的小泥坑走去。
      “出来!是何人?!”
      巴人虽然说得是秦语,但带着浓厚的口音,不熟悉之人,很难听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
      “嘤嘤。”两个浑身裹满黄泥的孩童,紧紧抱在一起,惶恐地望着凶神恶煞的分卒。
      “我儿……”一对农人夫妻紧咬唇齿,泪流满面。
      当时两孩子在田里玩耍,自己逃跑时不见他们的身影,原以为藏在邻居家中了,结果竟是掉到泥坑了?
      农妇绝望地闭上眼睛,自己年过三十,生子7个,四男三女,病亡三人,饿死两人,家中至余这两根苗苗……

第121章边走边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