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因为1000米深的盐井,需要凿15年,许多鱼等不起。
      “王翦,你派兵把守盐区和山路口。”
      “毛遂,你负责盐区管理。”
      “阿兄,寨中青壮如若愿意做工,亦可报名。一日两斤栗米。”
      多亏了诸多墨家子回归,墨家子遍布各行各业,为建盐区做出巨大贡献。
      盐区分为三大块:盐井,煮卤灶房,库房。
      盐井和煮卤灶房之间用竹子作为输卤管道。
      毛遂带领匠人们建造地表建筑,卓然带着劳工们在选定的地方凿井。
      这次凿的井口径比较大,用碎石层层摞在井壁上,但因无法固定,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好在,巴蜀地区未被开发,浅层盐卤资源十分丰富。
      “卓,何时,盐?”
      涧西部的汉子们十分卖力气,大巫说了,这底下有祖宗们留给族人的宝藏。
      卓然死死盯着井底:“快了。”
      “这井下难道埋着盐?”
      “笨,自然是盐水!”
      巴蜀地区人口少,许多鱼爱惜人力,对盐工的待遇们还挺不错。
      因而涧西部的人和秦人盐工,时常会调笑几句。不少涧西部的青壮,都学会说上几句简单秦语。
      许多鱼和黑豚就坐在离井边不远处,用的是郑安制作的竹制小马扎。
      巴亚取笑许多鱼:“你们秦人就是爱讲究。以天为被,以地为庐,山间石头随处可见,坐石头上多便捷?”
      然而一场暴雨,改变了巴亚的想法。
      巴亚等人被淋得透湿,雨停之后,无处可歇。
      许多鱼却在众人狼狈之时,撑起伞,坐在小马扎上,悠闲自在。
      这伞也是由郑安所做,许多鱼没舍得用丝帛做伞面,郑安便将竹子劈成细条,细密地编成伞面,很是费了一番功夫。
      “阿妹,我也想要。”巴亚眼红了,巴蜀多雨天,被雨浇湿就容易感染风寒。
      许多鱼笑道:“阿兄和大巫的那一份,早已预备好。”
      巴亚满意地咧嘴大笑,这阿妹,认的不亏!
      卓然在大喊:“继续凿!泥沙开始湿了!”
      许多鱼顾不上闲聊,急忙凑近。
      盐工们听到盐卤近在眼前,浑身充满干劲,用力向下挥锄。
      整个盐区就像被按上加速键,所有人都忙碌起来。
      毛遂:“齿轮?”
      “已备好!”
      毛遂环视一圈:“输卤管!”
      “已备好?”
      毛遂:“灶房?”
      “已备好!”
      毛遂吐出一口气,万事俱备,只欠盐卤。盐卤出现之日,自己必要为钜子煮出第一锅盐!
      沉闷的咕噜声在地下轻轻响起,卓然耳朵贴在地上倾听,突然爬起来就往远处跑:“跑!”
      盐工们像鸟雀般四散,随即一股黑水冲破表层,自井底喷涌向高空。
      如喷泉一般,重重落下,溅起无数黑色水花。
      许多鱼的神色凝重,为何是黑水?难道是石油?

第67章发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