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民国二年的四月,伏阳县新来的胡知事,带着县署签发的任命状来到了三家营。
      见了穿衣打扮都很新派的胡知事,郭修安赶紧跪拜。
      胡知事边阻止边说:“现在是民国了,大清那一套不兴(过时)了!”
      寒暄完毕,胡知事对郭修安说: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
      ”民国没有皇帝了,但有总统!
      以后全国上下,都听京城的袁大总统发号施令。
      新朝要有新气象,县衙以后改称县知事公署,知县老爷改叫县知事!
      大清朝虽然亡国了,但以前搞的“新政自治”还是不错的;
      袁大总统让保留下去,继续搞“民国自治!
      伏阳县原来划定的,东西南北四个乡也不变;
      您这个前清的东乡乡董,以后还是民国的东乡乡董!“
      郭修安问皇帝没有了,皇粮还要不要缴?
      胡知县说:“自古农民缴皇粮,商贾缴国税,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民国没有皇帝但有大总统,以后皇粮折合成银元,按国税缴!”
      讨论群563743675
      郭修安又问民国禁不禁大烟。
      胡知县的脸色,便开始不好看了。
      他小声对郭修安说:
      “郭乡董,前清这帮老古董太败家,
      把户部的银子都赔给了洋人,留个烂摊子给袁大总统。
      现在民国刚成立,哪里都要用钱补窟窿!
      大烟肯定是要禁的,但不是现在立马就禁!”
      胡知事话锋一转又说:
      “民国、民国,是要讲民主的嘛!
      有人想吸,那就要有人种!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官府不支持老百姓吸大烟,但眼目前也没明令禁止的!
      上面想了个两全其美的禁烟法子——征税:
      以后不论种大烟、贩大烟、还是吸大烟,都要课以重税!
      吸的起大烟的人,都不缺银元,吸的越多缴的税银就越多!
      等到大家都吸不起了,大烟自然就禁了,国库也就充盈了!”
      郭修安说:“穷人也有吸大烟的!
      烟瘾犯了个个六亲不认,踢田卖房、卖儿卖女的也不是没有!
      征税这个法子不管用!”
      胡知事不高兴了:“重疴要用猛药,治世需用重典!
      这是上面的意思,咱们就不要掰证了!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我这次来东乡,还有更要紧的事情要办!”
      郭修安问什么要紧事。
      胡知事说:”大清朝是皇权不下县!
      县下的一切事情,都要依靠宗族的村规伦理来自治。
      遇到像郭修安这样的贤达族长,那是国之幸民之福;
      但遇到族霸劣绅,那么乡下就乱了套!
      如今民国了,国家就改制了!
      县知事公署下面正式设乡董、村里设村正,这都是大总统正式任命的正式官员!
      大家有了名分,更要为国分忧、为民纾难!“
      郭修安说大总统想的真周到。
      塔*~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一点面子都没给他这个刚刚上任的县知事!
      胡知事想了半天,最后对郭修安说:
      “丈量烟地、征收烟税的事情,你就交给底下的约正去办吧!
      每年东乡征收的大烟税,公所跟县知事公署四六分成,
      四成留下来建乡董公干的乡公所和新式学校,直到建成为止!
      乡公所和东乡第一所小学,就建在三家营村后!
      郭乡董您看这样办,中不中?”
      关于清朝的田赋,胡知事说的一点也没错。
      从雍正朝开始,三家营的地粮,就根据全营登记在册的田地总亩数,
      按照每五十亩纳一两官银的赋额,固定了下来;
      >~!
      每年官衙随田赋加征的火耗、柜书纸张饭食和办公平馀,
      虽不相同但也变化不大,每两赋额也就加征两三百文钱。
      东乡每年的田赋,按照上、下两忙征收。
      上忙从农历二月二开始,到四月十五为止,征收应纳赋税的一半;
      下忙则是从八月初二开始,到十月十五征收另一半。
      所以每年二月二和八月初二这天,县衙的户房就把“征粮红簿”,
      送到各村乡地的手上后,在城门口和村镇的显眼处,
      张贴盖着打印的纳粮告示,命令“阖邑绅民并乡地花户人等”,即刻赴县衙“自封投柜”。
      征粮红簿就是需要纳赋的花户(在册的有地农户),应纳税粮的账册。
      乡地,就是每个村寨负责催征田粮的管事之人,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大多也是家底丰厚财东乡绅担任。
      而自封投柜,就是要求花户亲自到县衙,缴税完粮。
      “自封投柜”制度设立的初衷,是县府为了防止负责征粮的衙役,
      借田赋之名敲诈勒索花户而中饱私囊,让老百姓自己到县衙完粮纳税。
      但实际上,不管是对应征的花户,还是县衙的户房来讲,
      “自封投柜”都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自从朝廷摊丁入亩,免除人头税后,乡村的人口翻了一番;
      人丁多了是非多,分家裂户是必然,
      家里只有十数八亩的花户,比比皆是。
      这些目不识丁的花户,花上一两天时间,
      原文来>自于。塔: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各村的“乡地”,都会将本村在册花户的应纳税款收缴后,
      代表花户赴县衙“自封投柜”完粮纳税。
      如果有些花户实在缴不上赋税,乡地就要为其先设法垫付,
      欠款的花户由族长作保,与乡地约定还款的数额、期限和方式,
      实在还不上的帮工作佣,也未尝不可。
      这种走了样的“自封投柜”,不但让花户省时省力省钱,
      村寨的族长们,也免了许多被衙役催征敲诈之扰,
      县衙既能按时完成赋税征收,又省去了账款收拢核对的烦扰,
      而作为乡地虽然垫了欠款,也多了些花户或多或少的跑腿钱,
      也算得上各方皆大欢喜的事情。
      口口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在正常年景下,这种看似难以理解的,
      官府有限度的制度管控,和乡村有空间的自我治理,
      加上富人和贫民在人丁和钱财上的互相依赖,
第29章 民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