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修安听的拍手叫好。
他拉着蒯增林说:“蒯大哥您讲讲的句句在理!
做生意跟做人一样,讲的就是‘诚信二字,先学做人再学做生意,做生意也是做人!
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治清你要跟着蒯师傅先学做人,再学做生意!”
蒯增林说:“要说做人,我还要跟东家您学才对!”
郭修安问最近车马店的生意咋样?
蒯增林说近一两年,镇上所有的生意大不如前。裕丰车马店也就是靠着几个老主顾照顾生意,才勉强维持。
最近茶市街一家福建茶号要转让,价格还算公道。
郭治清和蒯增林商量着想盘过来,所以请郭修安来拿主意。
郭修安又问最近镇上茶市生意行情如何。
蒯增林说:
“自从伏水河上修了漫水桥,裕阳人便堵了黑龙潭的泉眼,这几年河水浅多了。
前年一个大船在埠口街撂搁(搁滩)仨月没动弹,一船茶叶全发了霉。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河水浅了,现在大船都不敢轻易来十家镇,都停靠在更南边的回龙镇下货,只有小点的船才来十家镇卸货。
‘老家人的生意也不如从前了。”
蒯增林说的埠口街,是位于十家镇南二十里的一个集市。
回龙镇在埠口街再南六十里,都是伏桐河边的两个码头。
十家镇上的本地商号,大多都是当年山西移民的后代。
大家为了靠上财大气粗的山西商人,便称山西商人为“老家人”。
郭修安又问福建茶号为什么要转让,有没有暗窟窿要填。
蒯增林说福建茶号,在茶市街的位置还不错。因为茶行不如以前赚钱了,掌柜想转出去抽资回老家。
转让一事是永隆酒家的掌柜余久堂,来搭的桥牵的线。蒯增林也里外打听了一番,茶号生意上并没什么窟窿亏空,只是正常的转让。
郭修安最后问:“要是盘过来,咱们是不是还要重新拜山门?”
塔读>!
余掌柜叫余久堂。
他是镇里北瓷器街上的老字号酒楼——“永隆酒家”的东家兼掌柜,也是镇上酒业行会的会首。
余久堂祖上也是山西人,祖祖辈辈在镇上酿酒兼营酒家。
郭修安和余久堂脾气相投,相处也很融洽,走动也最多。
郭修安每次来镇上,必去永隆酒家拜访。
但余久堂亲自登门裕丰车马点,还是头一次!
余久堂抱拳对郭修安说:
“修安老弟,你带着村民围县衙堵教堂抗洋捐,整个十家镇商会都服气的不得了!
自古民不敢跟官斗,但你不但斗了,还破天荒斗赢了,赢的更是干脆支棱(漂亮)!
你老弟为老百姓请命,请受我一拜!”说完奉上礼单就开始作揖行礼。
原文自于塔读小说.
郭修安接过礼单赶紧说:
“余大哥高抬我了!
我就是不想听营里的奉承话,才躲到镇上来的。
你要也这样给我戴高帽,那我还不如回三家营呢!”
余久堂说:“老弟,我不是高抬你,是你抗捐也帮了十家镇的大忙!
这次洋捐,十家镇被摊派了一万两千六百多两银子!
如果不是你,我哪有闲功夫到你这儿来喝茶,早就焦头烂额的去筹银子去了!”
郭修安怔了怔的问:
“十家镇没有搅进拳乱,这次洋捐十家镇头怎么会摊这么多?”
余久堂摇摇头说:
塔读免费小说>.网站
“哪次捐税摊派,十家镇能少的了?
在官老爷眼里,咱十家镇就是唐僧肉,碰到机会能多吃一口,就不会少啃一个牙印!”
郭修安说:“要谢你就谢老百姓,您下回下乡收高粱,多加三分价中不中?”
余久堂哈哈大笑说:
“就冲你这句话,今年三家营的高粱,我加五分价!”
郭修安问余久堂镇上酒行生意怎么样。
余久堂说:“十家镇只要码头红火,哪行生意都赚钱!
要是码头上没有船,哪家的生意都吃风屙屁!
郭老
第17章 巨镇 (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