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安国公同定国公这样先皇定下来世袭的爵位的世家,也在安国公与定国公的带领之下将自己当年被赏赐下来的封地通通上缴了。算来算去,现在还在假装没有发生这件事情的就只有端王同武成王了。
淮南是大周最主要的粮食供应地,是水路的交汇点,也是整个大周南方最富庶的地方,甚至可以说不看权势地位的话,淮南绝对让人一眼看过去更像是京城富庶的模样。
要知道当年的端王可是在先皇的面前软磨硬泡了整整五日才得到了这一块封地,唯一不同的是,端王当年看中的是这一块封地能够给自己带来的财富,那些年从水路上面收购来的“保护费”,再加上淮南成吨成吨卖出去的粮食赚取的钱都全部被端王拿去充当军费了。
后来端王兵败再一次逃往了淮南,就连最后的投降都是在淮南境界,倒像是将这一块土地占为己有了一样。当时大周还处于建立的初期,也没有来得及带着人前去解决这个麻烦,倒是没有想到竟然让这个麻烦遗留到了现在。
与端王不愿意放弃这一块风水宝地不同,武成王所处的地界许是隔的远了一些,竟然是始终都没有听到京中的消息,像是不知道削藩一事一样。
偏偏就在当年瑞王想要前往北疆亲自提醒武成王的时候,北疆有突厥人进犯,武成王带着边疆守备军拼死抗敌,这才将那些突厥人赶了回去。当时的武成王正带着北疆的守备军击退了突厥,若是皇上在那个当口削藩,未免会寒了武成王同众将士的心。
这样一来二去,这二位削藩的事情竟是一拖再拖,到了现在都还没有解决。
皇上见着这二人在自己的封地上面日益混的风生水起的样子,自然是担心了起来,这才借着这一次生辰的借口将二人召回京中,但是没有想到的确将人留了下来,但是这二人装上充楞的功力倒是让自己无可奈何。
端王也同样在皇上话音刚落的时候就看向了武成王,若是武成王顺着皇上的话语应了下来的话,武成王的削藩之事就提上了日程,那么自己如果还是要装傻充愣的话明显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武成王像是都没有怎么思考一样,听到皇上的话语反倒是笑得有些开怀,一双眸子竟然还隐隐约约带上几分期待之意,“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待在京中不回北疆去了?”
武成王像是孩子一样的应承了下来,倒是让皇上放松了不少。当年夺嫡之争中这个五弟就始终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就算是有了异心的话也是被当年武成王的母妃教唆的,你看这在北疆待了那么多年的时间,若是真的想反,再怎么样都应该想端王一样先敛财吧。
就算北疆有两座金矿,但是在皇上的眼中也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再加上当年先皇根本没有让皇上发现武成王的异心就率先对武成王下手了,皇上自然从始至终都没有将武成王放在心上,甚至还始终带着几分亏欠之意。
第九十七章 宴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