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养其老,送其终,绝对不会弃之不顾,此谓‘仁;每年秋南春北,途遇失群孤雁,必相携带同行,以为伙伴,并不侵凌,此谓‘义;雁阵总以长幼之序排行,壮雁即便飞得再快,也不肯赶超羸弱老雁,此谓‘礼;雁群夜晚落地歇息之际,总有数只雄雁轮流衔芦警戒,以避鹰雕来袭,此谓‘智;尤为难得的是,大雁也和鸳鸯一般,极讲感情,雌雄相配,从一而终,倘若一只中途死去,另外一只决不独生,此谓‘信……你们虽然射死一只大雁,却是害了两条性命啊!”
夏宜春和雯雯郡主在赵珏黄衫赶到少时,也即一前一后的赶到,勒马停于众人身后;听得赵珏关于大雁的评语,两人目光略一相碰,便即各自移开。夏宜春默默的低下头去,面露怆色,良久不语;雯雯郡主则侧过脸庞,两行清亮的珠泪忍禁不住的顺颊而下,赶紧自个取了香巾,悄悄的擦去。
黄衫倚马道旁,于金黄的夕阳光色里暗中窥察着赵珏泛白沉郁的脸色,心里想道:既是伤痛两只大雁性命,又何以定要为了一己之私而起兵反叛,祸乱天下?岂不知战帜一举,便将兵连祸结,千万人头落地,便将有亿兆生灵陷于炭涂,不得救拔?大慈尚且不顾,乃念念不忘于小慈,岂非轻重倒置、舍本逐末乎?不过细看赵珏脸色,却又觉得情真意切,决然不象伪装,一时内心极其复杂,临行之前父亲的谆谆叮咛也逐渐的动摇了起来。
赵珏眼见一众人等围着自己和雁尸,俱不出声,略一沉思,乃命赵四赵六、线娘素君率众先行;夏宜春、雯雯郡主注目两雁许久,相互对视一眼,亦叹息数声,上马续后。
待众人去得远了,赵珏这才拔出腰间长剑,掘地为穴,细心的将两具雁尸掩埋进去,高高拢起一个冢堆,又撮土为香,躬身拜了几拜,曼声吟道:
去岁月映孤影,今朝魂随梦归。
云里锦书断绝,幻中碧天如水。
故国春草依旧发,东风拂面泪若麻。
天将老,人不偶,此恨绵绵付庭柳。
知否,知否,
君已乘风归去,来年听鸿有谁?
……
第六章 春日游 杏花满枝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