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看看、右看看,他发现左边见到的楼房更为高大,整条街道也更明亮,就决定往左走。
夜幕下的长安街宽敞宁静,街边高楼拔地而起雄伟壮观,漂亮的橘红色路灯让寒冷夜空充满活力,从高空落下来的雪花被染上淡淡的粉红色,旋转着轻轻飘落脸上,粘在睫毛上,很是令人开心。路旁的树木、栅栏、花园和小楼景色别致,银光闪闪,这般景色,只有在父亲留学带回来的圣诞卡上才能见到。
就是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也不一定能见到这个美妙的夜景,即便见到,也不会有他这样愉悦的心情。能推荐到北方读书,龙小鹰觉得还要感谢上山下乡的经历,没有经历过十分艰难困苦的日子,就体会不到什么是甜,也就不一定会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
继续往前走,雄伟的天安门就出现在眼前,朱红色的城楼、白玉栏杆的金水桥,五星红旗下站着手握钢枪的卫兵。
街对面有人守卫,半夜三更,就不过去打扰他们了。
隔着宽阔的长安街,龙小鹰打量着天安门,虽然从未到过这个地方,但从小看画报,他对天安门周围的环境太熟悉了。
看够了天安门,围着广场绕了一圈,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一件件向往已久的建筑物呈现眼前。
独自一人驻足在宽广明亮的天安门广场中央,龙小鹰心里感概万千,几天前,这还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夏莲患恶性疟疾住在破草棚,缺医少药挣扎在生死线上,日防夜防,每时每刻都担心她出事。在条件简陋的病房守护着她,从白天守到夜晚、从夜晚守到天明,一直都处于高度紧张中。
多亏北京医生及时赶到才把她从死亡边缘救出,北京医生还未离开西双版纳,自己却来到北京。
翻天覆地的变化,仿佛有只命运之手在安排,龙小鹰发现,这个静谧、五光十色的世界才是自己想要的世界。当一名优秀科学家,这是从小梦寐以求的愿望,现在这个愿望可以实现了,他很想留在这里。
夏莲的父亲解放了,就在这两年,她一定会来北京上大学。她来了,我走了,或许一生都会错过,想到这些,更加坚定了他想留在这里的决心。
生活和挫折告诉了他,有些事情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能够实现,但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就看历史会不会给出挑战命运的时机?不管时机会否出现,事先都要做好充分准备,时机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存在的。
看看手表,根据走来时所花的时间,现在得去赶火车了,龙小鹰赶快往回走。
乘上到天津的火车,车厢里挤满了人,很是暖和,龙小鹰靠在过道厕所旁,站着就睡着了。
摇晃中醒了两次,火车就到站了。
出了站,街道上有许多棉包棉裹忙着去上班的人们,龙小鹰向行人打听公共车站时,才发现北京到天津这么点路,话就听不明白了。
他脱下手套,在棉衣里摸出学校地址,冻僵的手指已不听使唤,纸片都撕破了还未打开。
搭乘公共汽车赶到学校,走进大铁门,值班室亮着灯光。现在他知道了,挂着厚重布帘的地方就是值班室的门。
掀开布帘走进去,里面炉火通红,值班人员正在烧水。
“请问——”龙小鹰开口时,才发现冻僵的嘴巴已经张不开,后半截话说不出来了。
拉开包住脸面的围巾,赶紧揉揉口鼻。
见他衣裤单薄,仅穿着个短棉袄,被冻得青嘴紫脸的样子,值班人员拍拍床,热情招呼道,“外地来的学生吧,快过来坐,这儿暖和。”
“谢谢!”
“您从哪儿来?”
“云南。”龙小鹰被冻得口齿不清。
“越南,那儿很热啊。”
“没有,是云南西双版纳。”
“噢,那跟越南也差不多了。昨天我刚接待了一位从越南来的留学生,跟您一样,又黑又瘦。是新来的工农兵学员吧?”
“是的。想打听一下到教务处怎么走?”
“别着急。看您很辛苦的样子,赶火车还没吃东西吧。到炉子面前烤烤火,喝口水暖暖身子,我慢慢告诉您。”
值班员提起火炉上的茶壶,往搪瓷口缸里倒了杯水递过来。
人家热情招待,龙小鹰就坐下来,跟他聊了几句,对学校环境就大致清楚了。
&nbs
第一百五十九章工农兵学员(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