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九章 当炊事员(1)[1/2页]

大胶园,版纳知青岁月 凤凰云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炎热的旱季,植胶穴开挖工作已经持续了三个月。
      基干民兵要做表率,每天完成的定额都比普通群众高,收工时要按质量标准严格验收,不达标的及时返工。
      顶着烈日连续苦战,身体瘦弱的李银针渐渐感到吃不消,接连两天下来,浑身上下都觉得不舒服。
      午休躺在床上,心里在做剧烈斗争。上午气候凉爽总算坚持下来,下午实在干不动了,要不要请病假?
      上山下乡动员会后,她的心里埋下一团红红火种,写下决心书,坚决响应号召,到农村干一辈子革命。这让她在学校时就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到连队那天心里就凉了半截,拖拉机下面站着的都是些打着赤搏、穿着补丁裤子的农民。原以为这些人是附近来看热闹的老乡,一问才知道都是知青,都是自己连队的战士。闭塞的山沟、破旧的草屋、蓬头垢面的知青,离自己的理想太遥远。和大家生活了一段时间,看到班里的老知青不畏艰难、同甘共苦,为了班上的荣誉团结一致,也就慢慢安下心来。
      工作得到大家肯定,很快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
      繁重劳动下每天都在考验耐力,挺过这关或许就会习惯。小睡了一会儿,李银针觉得身体舒服一点,想到同志们的友谊,她决定还是坚持。
      屋外起床哨音响起,李银针咬咬牙支身坐起,穿上汗渍的脏衣服准备出工。
      拉开房门,炙热气浪迎面扑来。路旁的植物被晒蔫了,芭蕉树无精打采低垂着叶片,打卷的叶子挂在树枝上动都懒得动。阴凉处站着张开双翅散热的鸡,伏着伸出舌头滴水的狗,阿猫阿狗们挤在小片树荫下面,谁也不去招惹谁。
      烈日暴晒下,每栋草房的屋顶都罩着一层湿热气体,就连路面也抖动着一层热浪。
      一个个没睡醒的人低垂着头,摇摇晃晃从草房里走出来,看他们肩扛锄头,哑语无声拖着疲倦的步伐,就知道每个人都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才能完成下午的任务。
      李银针跨出屋檐,高温马上透过鞋底传递上来。地表温度几乎可以烫熟鸡蛋。
      跟着队伍往山上爬去,腰酸腿软,身子越来越沉重,她都咬牙坚持着。
      来到工地,身上已是热汗涔涔,把锄头放在地上准备歇口气再干。
      刚坐下来,就听见四周响起挖土声,班里的人分散到各自岗位上干起活来了。开挖植胶穴不规定休息时间,完成定额就能下山,先下山的人必定是最能干的,这让她不敢怠慢。
      抡起锄头,机械的动作就不能停止。头脑渐渐又变得昏沉沉的,手中的锄头也变得沉重起来,举不高、拿不稳。坑挖深了,锄头下去常常发飘,不是挖不到位,就是常把锄头把砸在坑边。
      无遮挡的身体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手臂上的皮肤已经被晒得发红发肿,淌下来的汗水一渍,火辣辣地疼。
      最要命的是口渴,嘴唇焦裂、嗓子冒烟。
      忍着吧,总不可能为喝一口水跑回连队,耽误时间不说,别人还会说她自由散漫不遵守劳动纪律。忍受这样的饥渴也是常事了,几乎每天上班都要经历这个煎熬过程,不过今天不行了,她觉得特别需要喝一口水,那怕只是润下喉咙。
      她想到了电影《上甘岭》,志愿军战士缺水断粮在坑道里坚守了24天,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身上又充满力量。
      植胶穴接近底部很难挖,由于坑深了,每一锄下去,几乎整个锄把都要伸进坑里。
      李银珍围在坑边转动着挖,看到坑底留有没掏干净的浮土,就伏下身子去掏土。
      眼前一黑,脑袋发生一阵短暂眩晕!
      刚才还能清楚地听见

第七十九章 当炊事员(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