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兵围玉壶关[2/2页]

大尧指挥使 采花的狐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当年成?D率领的军队,也是没有骑兵的,用到马匹的地方,叫做战车兵。
      尧国开国君主就是成?D的御者。
      也就是给成?D的战车赶马的。
      现在天下历经数百年,战车因为其灵活性低,难以转向,操作性强而被逐渐淘汰。
      毕竟天下列国,互相征伐。原本各国的军队的士兵都是由那些家里有地的小地主阶级组成。
      而那些没有田地的佃农和野人,是没有资格参军打仗的。
      随着战争的开展,这些地主阶级已经无法满足君主不断征兵的需求了。
      而那些难以生存的佃农,开始走进征兵的视线。
      而这些人想要完全学会操作战车,需要训练很长的时间。
      所以,战车开始逐渐从战场上淘汰下来。
      而轻便的步兵,开始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并且逐渐演变出,枪兵,戟兵,大刀兵等等不同兵种。
      而骑兵却少有人提及。
      一方面是骑兵训练困难。在唐煜拿出马蹬之前,想要有一个成熟的骑兵,至少需要一两年以上的训练,才能保证士兵能抓住马鬃,并在马背上保持平衡。
      有了马鞍马蹬以后,只需要进行三个月的战阵训练,一支骑兵就可以拉上战场,参加战斗。
      另一方面,是大多数国家都不产马。
      只有尧国平原盛产优良战马。
      祁国曹国,甚至郑国北部,虽然也能养马,但马匹质量远远不如尧国。
      是以在战车兵不复存在之后,这几国便没有再大规模饲养马匹。
      有时候曹国会从西夷进口一些良马,卖予祁国和郑国,但数量也不多。
      实际上,就连尧国之前也没有大规模养马。
      主要是没用。
      训练一支骑兵军团的财力,足够养五六支步兵军团了,费那个劲干嘛?!
      但这一切,都会在唐煜拿出马蹬以后,有所改变。
      祁国六万军队在平原郡的平原上损失殆尽,余下的人马只能死守镇武城,再难有其他行动。
      至于俘虏的那些壮丁们,段克礼从祁军的缴获中分出一份给他们作为回乡的路费。
      若是不愿回乡,也可以留下参军。
      段克礼也知道,日后主公唐煜恢复尧国,国内不可能只有三四支军团。
      这些壮丁都是日后的军队人选,现在留下开始一些相应的训练,也好过日后仓促征召。
      于是,段克礼就在镇武城外安营扎寨,一方面监视城内情况,一方面训练壮丁,整军备战。
      另一边,唐煜大军浩浩荡荡行进了八九天,终于来到了玉壶关外。
      “传令三军,修整一日,后日攻城!”唐煜唤来传令官,下令道。
      玉壶关内,孙玉辉已经看到关外来了大批的尧军,心里早就心急如焚。
      十几日前自己就派出了斥候,想要把自己求援奏报传回国内,如今也不知国内的援军到了哪里。
      孙玉辉不知道,那些斥候早就被徐奕派人拦了下来。
      那些奏报根本就没传到祁国国内。
      当然,徐奕的人马并没有明目张胆的开赴到玉壶关南部,主要为的是到最后一刻的致命一击。

第十八章 兵围玉壶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