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种前农业培训[2/2页]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缤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信大伙儿也都知道了,这次的小麦,用的是新品种,需要配合正确的种植方法,才能达到好的亩产数量。”
      他冲着众人举起了右手,“五石!亩产最少五石!”
      “我还是那句话,你们谁家小麦亩产达不到这个数字的,只管来找我,我给你们补上!”
      底下的百姓们轰然答应,纷纷笑了起来,有过此前稻谷的丰收,他们现在对朱桂的话充满了信心。
      既然吴王殿下说能达到亩产五石,那就肯定能够达到!自己一定要多花些心思在田地里!
      朱桂满意的看着他们,转头对大同学府的院长说道:“秦院长,接下来你们就按照我之前的计划,将百姓们全都分到各个班级中去,然后立刻开始对他们进行培训。”
      “要记住,”他特意叮嘱道:“这些百姓们以前大多都不识字,一辈子都在田地里干活,实际经验很丰富,因此,你们的授课方法,大体上要根据我的教程来进行。”
      “另外,学府内不是开辟了许多田地出来么?等培训几日以后,便可以带着他们进行实际操作了,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让他们懂的更快。”
      院长等人纷纷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随后便下去开始行动起来。
      朱桂站在高处,看着眼前这一幕热闹的景象,心中十分满意,只要这些百姓都学会了种植新小麦的方法,将来大同府必将成为整个大明最大的粮仓!
      ……
      许多百姓初来大同学府之时,还全都很懵懂,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个在地里摸爬滚打多年的农夫,竟然还有机会进入学堂中来上课!
      而且这些大同学府的老师们,对他们也十分热情,不但讲课时细致入微,就连他们遇到任何问题,都会热心帮忙。
      最让这些百姓们感到惊喜的,还是自己竟然能够学会认字、写字!
      要知道,这年头的大明,底层百姓学字可不容易,唯有读书之人才有这个权利。
      当时便有很多百姓喜极而泣,对朱桂更是感激到了极点,恨不得等回去以后,就要在家中给朱桂立一个长生牌位……
      而包括学府院长在内的一干老师们,也惊喜的发现,这些百姓们听课的态度极为认真,学习的热情也十分高涨,大大降低了他们授课时的难度。
      哪怕是许多人还不认字,但凭借着死记硬背,依然硬生生的将课堂上的知识点全给记了下来,然后再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去理解。
      一时间,大同学府内,随处可见口中喃喃自语的百姓,学习氛围出人意料的好。
      朱桂每天都会来大同学府逛一圈,然后与正在热情学习的百姓们聊一聊,掌握一下他们的学习进度。
      几天以后,他便对学府院长说道:“可以让百姓们进行实践了。”
      这新的麦种,播种时相对而言会麻烦一点,湿度、温度、还有深度等等都需要加以控制,因此,光凭老师们课堂上培训的理论是不够的,必须要让百姓们都抓紧时间到地里实践一回,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果然,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后,百姓们掌握知识的速度大大提高了,播种时以及后续许多关键的地方,他们终于也全都明白了该怎样去做。
      毕竟,这些百姓们以前全都种了不少年的地,对种植小麦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只需要老师们轻轻稍加点拨,他们便能立刻领悟,可谓是一点就通。
      几日实践下来,他们已经几乎非常娴熟了,不但掌握了播种时的诀窍,日后的水肥管理、以及压苗、松土、除草、除虫等等方面,这些百姓们也全都熟悉了好几回,基本上没有什么难点了。
      现在他们最期待的,便是来年这种新小麦的收获了。
      毕竟,此前的稻谷大丰收,可是百姓们亲身经历过的,那前所未有的三十石收成,让所有人都变得富足起来,日子可谓是相当好过。
      而这一次的小麦,想来也定会同样如此!

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种前农业培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