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墙上。
而没奖状的则大多贴一些旧报纸之类。
这年代就这特色,刘光齐也按年代特色来。
因为儿子当了少先队员,娄晓娥也很是高兴,晚饭也做的丰盛一点。
刘爱民看着自己哥哥有了红领巾,伸手也想要。
至于刘爱军还太小,不懂事。
没多久就有邻居来串门,苏大妈,陈大妈和张姐等。
“你家爱国都当上少先队员了?真是个好孩子。”
“才一年级就当上少先队员,可这少见。”
“品学兼优,真是品学兼优。”
刘光齐两口子在这大杂院的人缘还是不错的。
如今,来串门的都是开口夸刘爱国。
这大杂院的孩子也有一些是少先队员,甚至还有个小队长,但就刘爱国是一年级加入少先队,其余孩子最快也是二年级。
因此,这些夸刘爱国的话都是由衷。
自家孩子被邻居夸,刘光齐也比较高兴。
此时,院子里的孩子都围着刘爱国,就因为刘爱国手里有个玩具水枪。
玩了好一会,刘爱国才舍得把水枪也借给别的孩子玩一下。
当天快黑了,大杂院各家也开始吃完饭。
娄晓娥也忙好晚饭了。
一锅小米粥,几个白面馍,炒鸡蛋,还有个猪肉炖粉条。
家里剩下的一点猪肉都切了。
尽管把家里的猪肉都切了,但也没几块。
不年不节的,家里多挂点猪肉也惹眼。
还是上次刘光齐买了点五花肉回来,打算一顿吃掉,娄晓娥却硬是留了点。
有点肉炖粉条,吃起来也是香。
更别说娄晓娥还放了点猪油。
家里的猪油还有不少,超过10斤。
当然,在邻居看来,刘家的猪油还没半斤。
在这大家都缺油水的年月,家里猪油多当然要藏起来。
除了猪油,家里还藏了不少,细粮,罐头,零食,香油,花生瓜子……
开着门就比邻里吃的好不少,当关起门来就更不用说了。
即使有能力大鱼大肉,也不能明摆着。
哪怕刘光齐是轧钢厂的副厂长,天天在家大鱼大肉,都不用人举报,街道办只要一听说就肯定上门。
吃喝这方面,刘光齐一直都满意。
几块肉给孩子吃,刘光齐大口吃着粉条。
饭后也不用娄晓娥说,刘爱国就直觉去写作业。
平时都是放学回来就写作业,今天先玩了下。
作业不多,刘爱国在学校就写了一部分,如今在家写了一会就完成了。
娄晓娥开了电视,她忙着追剧,碗筷都没洗。
刘光齐随手把碗筷洗了,二儿子刘爱民还迈着小短腿来帮忙。
日子平淡,刘光齐也早就习惯了。
……
翌日,厂里。
刘光齐中午也和老刘同志说了下。
得知自己的大孙子加入少先队了,刘海中也是乐着。
光齐这么有出息,大孙子以后也肯定不会差。
要说刘海中还有什么不满足,就是他自己当官的事。
小小的车间组长不能满足刘海中。
然而,刘海中的能力有限,就是让他当个车间主任,他也管不好。
锻工技术好不代表就能当好车间主任,至少刘海中的能力不够。
随着刘海中炫耀了下,老易,秦淮茹,傻柱,许大茂,于海棠,刘光天,阎解成……,也都是听说了。
第255章 少先队员刘爱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