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
其实,保卫科能管的范围很广,就不细说了。
从刘光齐享受科长级待遇就知道,他以后肯定是厂里保卫科的科长。
先当个副科长也是熟悉工作。
就是刘光齐搞出一些小乱子也没什么,但他却把工作做的很好,这就让更多人对他刮目相看。
……
我和我的祖国火了,不仅在厂里传开,也传到了厂外。
四九城的各大报社也不吝笔墨。
对于创作了这歌曲的刘光齐,给予了高度肯定。
傍晚,四合院。
街道办王主任再次来了刘家。
街坊邻里已传开了,都知道了刘光齐创作的歌。
就连贾张氏听了我和我的祖国也没说怪话。
从这歌就能看出,刘光齐的思想高度不是一般人可比。
一时间,贾张氏心里竟然对刘光齐有了敬意。
没错,就是敬意。
随着刘光齐的成就高了,嫉妒他的人反而少了,仰望他的人则多了。
随着刘光齐的名气大了,街坊们也能沾点光,走出去了,说是和刘光齐一个四合院的,腰板也硬啊!
原本,贾东旭还嫉妒刘光齐,今天在厂里听了那首歌,他也就嫉妒不起来了。
毕竟不只是一首好歌,更重要的是歌曲中蕴含的思想精神。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是爱国情怀。
身为生产工人,他贾东旭要落实为爱岗敬业的责任之心。
有一种情怀永不磨灭,有一种理想永不磨灭,有一种关系永不分割。
他贾东旭,也要朝乾夕惕的发奋图强。
当听了刘光齐创作的歌曲,无论贾张氏还是贾东旭,此时都无法贬低刘光齐,甚至生不起嫉妒。
秦淮茹一样对刘光齐有了敬意。
虽说贾张氏也好,或是贾东旭两口子,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听着我和我的祖国也会共情。
与此同时,在后院的聋老太太情不自禁的落泪,她心中的感触更深。
“想不到刘光齐能创作出这样的歌曲。”老太太感叹着,她以前还是看低了刘光齐。
刘光齐的格局并不是小小的四合院,也不是小小的轧钢厂。
可以说,刘光齐在街坊邻里心里高大了起来。
而刘光天和刘光福走出家门都昂首挺胸。
身为刘光齐的弟弟,他们骄傲。
当刘海中两口子再夸刘光齐,街坊们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刘光齐心中也是不太平静。
当拿出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刘光齐就知道会引起不小的轰动,但他还是低估了。
在很多人心里,刘光齐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起来,然而,刘光齐却有些汗颜啊!
不过,也不是坏事。
对了,厂里今天还给了刘光齐奖励,是1张自行车票。
这年代买自行车是要票的。
当然,二手的旧自行车另当别论。
要知道,轧钢厂每年也没几张自行车票。
能得到1张自行车票可不容易。
若是把自行车票卖掉,少说也有30元吧!这可超过了很多人1个月的工资了。
这有了自行车票,刘光齐琢磨着换自行车。
说起来,家里这自行车买了很久了,尽管刘海中和二大妈都宝贝着,经常擦洗,如今也就七成新了。
既然有个自行车票,换个新自行车就可以考虑。
自行车的变化也是不小,越来越好看了。
不过,换自行车也是大事,有必要和父母商量一下。
第123章 好评如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