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7章 民国文学大家的绝交信,林语堂:此人是个神经病![1/2页]

疯了吧,你管这叫民间挖宝? 咔咔一顿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手札的主人,是林语堂。
      林语堂其人的成就和知名度自不必说。
      龙国现代知名的作家学者和翻译大家,并先后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
      林语堂还被称为幽默大师。
      谈吐幽默诙谐,对龙国幽默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将英文单词“humor”创造性地翻译成“幽默”两个字的人,也正是他。
      他很欣赏西方的幽默文学,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文学形式开启民智。
      也因为这个原因,他和好友鲁迅先生之间的分歧慢慢变大。
      一直秉持“以笔为刀”原则的鲁迅,对林语堂趋向幽默的创作风格嗤之以鼻。
      鲁迅先生认为,此刻正是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你不写些针砭时弊的好文章,却整天研究些搞笑小品,更是直接将林语堂创办的刊物归类为“麻醉文学”。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二人倾心相交十余载,前后争吵次数为127次。
      从这份手札日记的时间和内容上来看。
      应该是两人再一次发生口角之后。
      “......上月底,又和鲁迅对骂了一次。”
      “他建议我多翻译一些西方的经典著作,我说了一句等我老了再说,他觉得我在讽刺他老了,遂大怒......”
      “还记得那年烧蚊帐之事,也是一大吵......”
      “想起来倒是十分的有趣,不过此人已成神经病。”
      手札日记上的内容仅短短半页,却让人忍俊不禁。
      “林语堂,我刚看过他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京华烟云》。”
      “哈哈哈哈,迅哥儿,又见迅哥儿!第一次看到有人骂迅哥儿是神经病。”
      “谁来科普下,烧蚊帐是什么事?”
      “简单来说,迅哥儿的烟头不小心扔到了林语堂的蚊帐上,烧了一角,林语堂不悦责怪,迅哥儿表示:五块钱的蚊帐而已,烧就烧了!”
      “鲁迅先生的文风犀利、老辣、反讽,肯定看不惯幽默小品的文学理念,民国版的‘你觉得自己很幽默?”
      “这两位民国大师最后和好没有?”
      程泽摇摇头。
      很可惜,并没有。
      文学立场上的泾渭分明,加上多次的误会争吵,两人彻底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
      用一个歌名来形容——“最熟悉的陌生人”。
      除了这种吵架绝交的,其他信件的内容也有报平安的、依依惜别的、谈情说爱的,不一而足,尽显民国情调。
      程泽还在这些信件中发现了一张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谨以白头之约,载明鸳谱......”
      和现在的打印结婚证不同,那时候都是手写的。
      工整隽秀的小楷,平添了神圣感和仪式感。
      行文中烫金的“自愿”两个字,象征着婚姻自由时代的来临。
      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两情相悦。
      看完之后。
      网友们都感叹实在太浪漫了。
      “谁看了不感慨一句罗曼蒂克?”
      “看得我都想结婚了。”
      “几句誓言就感动流泪了?‘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句话温馨吧,感人吧?结果呢?”
      “这八个字怎么了,我还用它当过个性签名呢。”
      这句话出自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证上的誓词。
      两人最后是劳燕分飞的结局。
 

第127章 民国文学大家的绝交信,林语堂:此人是个神经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