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0章 又挖到成吨的“洋油”!咦,为什么要说“又”呢?[1/2页]

疯了吧,你管这叫民间挖宝? 咔咔一顿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着。
      程泽将直播间的镜头同步切换视角。
      从高处俯视着这个城市。
      “作为火锅之城和知名旅游景点,芙城的火锅店有什么特色?”
      面对程泽突然毫不相关的提问。
      网友们尽管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但还是争着回答。
      “麻辣鲜香。”
      “牛油锅底,巴适的板!”
      “起源于清末,由于繁荣航运带动起来的牛杂火锅。”
      “芙城位于盆地底部,多雾多雨,气候潮湿,吃辣火锅能帮助祛湿。”
      “所以那里的妹子又水灵又火辣,带劲的很!”
      “能不能行了,火锅正说得好好的,怎么又扯到妹子上了。”
      “老程:你发癫,我问地来你答天。”
      程泽摇摇头笑道:“不止是他,其实大家的重点都错了。我问的是是芙城的火锅店,重点在‘店字上。”
      扛着旋风铲,来到了密集光点区的边缘处。
      “至于答案是什么,以及我猜的对不对,就得看接下来的几铲了。”
      高高扬起旋风铲。
      “砰”的一声,铲刃砸进土壤里。
      开挖!
      簌簌簌簌——
      一刻钟后。
      “铿!”
      铲刃的触感告诉程泽,挖到东西了。
      “嗯?这声音,听着挺像金属。”
      “难不成老程又挖到紫红火锅了?”
      “那老程就该郁闷死,挖半天就几百块。”
      “难不成今天就和火锅较上劲了吗。”
      程泽嘴角微弯。
      因为东西越来越往自己猜测的方向上靠了。
      “你挖到了【洋油】!”
      【洋油】: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国外进口的照明煤油。数量:125桶。价值:两万四千元。
      程泽将物体表面的覆土扒拉开,露出真容。
      不是什么铜火锅,而是金属大桶。
      “金属桶?”
      “咋还会挖到这玩意儿。”
      “老程快把桶盖打开看看里面装的什么。”
      不用网友们催,程泽已经用铲背将铜盖“砰”地撬开。
      映入大家眼帘的。
      是淡黄色的澄净液体。
      “我明白了,这肯定是清油火锅用的菜籽油,或者蘸碟用的香油。”
      “扯犊子,你家香油用这么大的桶来装啊?”
      “火锅店用量大,未必不可能。再说了,我还说了菜籽油,熬一次底料怎么也得三四十斤,没错!肯定是菜籽油!”
      程泽却耸了耸鼻子,“通过镜头,大家只能看到颜色。”
      “其实桶里的油还散发出轻微的臭味。”
      这一点从平头哥想要哕又可以忍住的样子,就不难判断出来。
      接着程泽蹲下,敲了敲桶壁,“这是铅皮桶,可是有毒的,里面怎么可能装食用物。”
      网友们这才注意到细节,金属桶的外壁尽管被一些暗灰色的氧化物覆盖,但还是能看出原本的青白色。
      程泽说的没错,这的确是铅桶。
      古罗马人不论是平时、还是举办宴会,最爱的就是葡萄酒。
      而铅这种物质,可以和酒中的酸性成分发生反应,生成铅糖。
      从而让酒液更加甘甜爽口。
      所以在酿造时他们都用铅桶,而且在酿好后再特意撒些铅粉进去。
      不仅如此。
      铅的质地要比青铜软得多,可以雕刻出繁复的花纹。
    &n

第110章 又挖到成吨的“洋油”!咦,为什么要说“又”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