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包老包真的唐砚。”
“嗯,具体是啥?”顾文龙随口问了句。
老三跟老四面面相觑一番,异口同声道:“就是唐砚。”
一听这话,顾文龙就知道,这几个土夫子真的很没文化,要知道唐砚,只是唐代的砚台,但是具体可是可以分为很多种的好吧?而且四大名砚也都是从唐代开始才有的。它们是端砚、歙砚、洮砚,红丝砚。宋代澄泥砚兴起,今日称之为四大名砚的是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加上红丝砚,应是五大名砚。事实上,中国古砚品种繁多,远不止此,如松花石砚、玉砚、漆砂砚等,在砚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这会顾文龙也懒得跟他们普及这些知识,他在老三手里接过这一方长得并不算起眼,方方正正的,类似砖头块的砚台,
难怪他们没自信拿出来,这东西要是放在地摊上,估计卖个五十块,都会有人觉得贵。
不过这会可不是在地摊上,看在顾文龙的眼里,那还真的是闪闪发光,
这是一个依照原石简单勾勒古砚,被称为风字砚,无两足支撑,形如风字之硼,唐代风字砚最为出名,而这原石,顾文龙仔细看了看,
用料为老坑洮砚料子,洮砚(比端、歙更稀有)老坑石在四大名砚中储量最少、最难采集,特级老坑石早在宋末(1175年)就已断采,
要知道制作洮砚最好的石料是\"老坑石\",产于卓尼县喇嘛崖和水泉湾一代。精品常卧深潭水底,取之极难,获之不易。
洮河石的石品高雅,常呈绿色,但不翠绿,多为淡绿泛蓝,晕点片片,酷似薄云晴天?石质温润如玉,叩之却无脆声,浑朴而无火气。涩不损毫,滑不拒墨?发墨迅疾,久蓄不涸。
总之,无论观赏,抑或实用,均属上乘,而老坑石中的极品,当属\"鸭头绿\",碧绿如蓝,轻抚如婴儿肌肤,储量极少,自宋末就已断采,能否重现不得而知,现今每得一块鸭头绿可视之为千年古董。
还有一点,自唐代成名以来,老坑洮砚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能拥有的。而这种极具流行的风字款,更是达官贵人的偏爱。
顾文龙不动声色地在翻了一下这枚砚台的底部,小小的刻了个元之,心神不由得一震,暗暗惋惜,看来这个墓是唐大政治家姚崇之墓了。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姚崇(651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唐代著名政治家。
姚崇年轻时生性洒脱,注重气节,勤习武艺,以打猎自娱,二十岁后发奋读书,以孝敬挽郎的身份步入仕途,又考中下笔成章举,授为濮州司仓参军,累迁至夏官郎中。
——内容来自【**阅读】
第六百三十章:可惜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