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一章[2/2页]

恰同学中年 真月羽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些小区比起来,这里显得古朴而幽深。
      刘建国以前的家就在最里面那几栋。那是厂里最先修的红砖楼房,一套也就三十几个平方,厨房是阳台搭建的,卫生间在外面楼梯间,和隔壁一家一个。
      这在那时候算是好的了。
      还有条件更差的集体宿舍,厕所是共用的,一层楼就一个男厕一个女厕,经常上厕所像打仗一样。
      不过这里对小时候的刘建国来说是乐园。
      宿舍大,小孩子就多,一到放假的时候,满宿舍就看见孩子在跑,那些老太爷老太太要是坐在大榕树下乘凉聊天,就看见一会儿一群孩子呼啦啦跑过去,一会儿又看见另外一群孩子呼啦啦跑过来,爬树上房,折花捉虫,弄得鸡飞狗跳。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讨人嫌的熊孩子。
      宿舍大院里玩腻了,就结伴跑到渠河边去玩。那时候渠河还没有被围上,有一架铁桥通往河对岸。
      夏天到渠河里游泳的人很多,那些大一点的孩子就拿个轮胎扔河里,趴在上面学狗刨,学着学着就会了,还有的趴在轮胎上顺水漂流。据说最远的漂到过渠河的尽头,那里有一个小型的水电站,然后河水汇入江里。
      刘建国是不敢漂这么远的,他最多从河这边游到对岸。
      两岸还有大片的农田。
      渠河对面就是农场。
      那里又是孩子们的另外一个乐园。
      果园里,农田里都可以待一整天,乐此不彼。
      逮青蛙,抓蚱蜢,掰玉米,摘果子都是他们干过的
      事情。
      夏天的桃子梨子西瓜,秋天的花生,红橘,柚子,没少被他们祸祸。
      曾经有跑得慢的被农场的员工抓到,送到宿舍里站了一溜,让各自的爹妈来领人,那天晚上,好多人家里都添了一道竹笋炒肉的菜,哈哈哈哈。
      第二天有人一瘸一拐地出来,照样往河边跑,只是暂时不敢去农场了。
      刘建国从来没有被抓住过,不是他跑得快,是他很有分寸,果子没熟的时候,他不会去碰,果子熟了,基本上也就点到为止,出手迅速摘两个就闪人,找一个僻静的地方一边慢慢品尝,一边欣赏其他人被捉拿的场面,谁叫你们心太大,这个也想要,那个也很好,贪心不足蛇吞象,不知不觉就误入果园深处,然后……哈哈,没有然后。
      更多的时候,刘建国是在稻田里摸鱼,田里的鲫鱼大的有巴掌那么大,小的也有二指宽。
      捉几条鱼用枝条从鱼鳃穿过拎着回去,拿给爹妈熬鱼汤或者做豆瓣鲫鱼,还能得到夸奖。看人家建国娃儿,就从来不给家里惹祸,还能抓鱼回来改善生活,你娃学着点。
      胡伟就是那时候跟刘建国走得近的,两个人都是纺织厂的子弟,又在一个班,自然而然就经常在一起了。
      还有就是捉螃蟹,螃蟹没有多少肉,不用拿回家,几个人就在岸边烤来吃,考得半生不熟,有盐莫味也吃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胡伟还从家里拿了两节香肠出来,于是大家决定烤竹筒肉吃。
      几个人在河边上砍了一根竹子,再分成节,把香肠胡乱切成片,又去地里拔了个萝卜和小葱,洗干净,萝卜切片,小葱切断,然后一片香肠一片萝卜一点葱花这样依次往竹筒里塞,塞得差不多了,就把萝卜叶子卷吧卷吧堵住竹筒口,然后开始挖一个土坑,把几根竹筒放坑里,然后在上面烧火。
      要不了多久,竹筒肉就烤好了。
      拿开堵口子的萝卜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香肠就不说了,而萝卜吸取了香肠的盐味和油脂再加上小葱的清香各外多汁鲜嫩。
      这绝对是刘建国吃过最好的竹筒烤肉。没有之一。
      嘶……
      想到这里刘建国嘴里不由得开始分泌唾液了。

第三十一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