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章:白为君子配长剑[1/2页]

战国齐士 酒中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群臣纷纷避席,走到堂内跪拜下来。
      阳生纵然只是一个落魄的公子,但是,只要新君坐稳了朝政,必然是一个大夫的出身的。
      是以,阳生对他们跪拜,朝臣们也只得跪拜下来。
      行礼对等,是这个时代的基本要求。
      群臣跪了一地,还不待群臣开口,阳生却是开口道:
      “阳生不敢逼迫众位公卿,此事,可以立则立,不可以则罢!”
      阳生都这么说了,群臣哪里还敢反驳。
      要知道阳生今天既然出现在这里,哪怕他们一起反对,却也已经奠定了他登基的机会了。
      谁愿意在这个时候,明知不可,还要螳臂当车?
      难道不怕被阳生记在小本本上,秋后算账吗?
      群臣不敢说话了。
      他们跪在地上,却是连头都不敢抬。
      群臣不敢动弹,纷纷将希望寄托在了鲍牧身上。
      听刚才鲍牧的意思,这是要与田氏闹掰啊!
      依照鲍牧的地位,只要他明确表示反对,那么阳生就坐不成君位!
      鲍牧轻笑一声,他睁开了眼睛。
      原本醉眼朦胧的他,此时哪里还有一分醉酒的模样。
      除开身上浓烈的酒味之外,鲍牧的眼中精光四射。
      分明一如既往的精明么!
      鲍牧站起身来,环视众人:
      “都是先君的子嗣,都是嫡亲的公子,谁做君上,不是景公之后呢?”
      群臣傻眼。
      尤其是刚才站出来想要反对的大臣们,彻底的傻了眼!
      什么情况?
      鲍牧不是反对田氏拥立阳生吗?
      为何他会这么说?
      这个时候,纵然阳生已经站了出来,但是,只要鲍牧带头反对,阳生还是无法登基的。
      但是……
      鲍牧你这是什么意思?
      莫不是在钓鱼?
      鲍牧环顾四周,见到那些湍湍不安的大臣,却是冷笑一声。
      一群利令智昏之辈!
      他与田乞对视一眼,两人嘴角的笑容绽放开来。
      田乞这才是起身,与鲍牧并肩朝着阳生走去。
      “公子,臣等请公子继齐国君位,以安社稷!”
      两人弯腰邀请阳生上座。
      阳生对着两人弯腰行礼,然后他一手搀扶着一个:“两位卿家忠贞为国,阳生感激至极,两位卿家请!”
      阳生一手一个,依次将田乞、鲍牧送到了左右首位上。
      阳生这才是朝着主位上坐下。
      “众卿家起来吧!”
      阳生对着群臣开口道。
      群臣惶惶然的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这才是发现,原来留在左侧第一首席上的位置,竟然是给给田乞留着的。
      鲍牧轻咳一声,对着田乞道:“乞子,你是我大齐的祥瑞,还请您老找一个黄道吉日,也好恭迎公子登基。”
      田乞笑道:“三天后乃是甲戌日,却是吉日,宜出行、赴任,端得是一个好日子。”
      鲍牧点点头:“公子,既然田公都说三日之后就是黄道吉日,那么臣恭请公子甲戌日登临大宝之位!”
      田乞一样是弯腰行礼,请阳生与三天之后继任齐侯之位。
      群臣简直要被这两人的骚操作给秀呆了。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就像是被架在火炉上的蚂蚱,只得任人摆布了。
      没看到人田乞和鲍牧起来之后,却是盯着他们吗?
      “臣监褴,同迎公子登基!”
      监褴一个激灵,急忙站了出来,他匍匐在地,同样开始恭迎阳生登基了。
      群臣哪里还敢耽误,纷纷跪倒在地。
      田白轻笑一声,朝着阳生弯腰行礼,待抬头时,却是正好看到阳生对着他笑了笑,然后欠了欠身子。
      田白点点头,转身退入了偏殿。
      这一间房间有房门与走廊相接,田白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他感冒好了许多,这时候,只是觉得鼻子还有些发塞,昏沉的脑袋,倒是好了很多。
      他依靠着柱子,坐在花园围栏上。
      去岁的时候,他就是在这被无尽矮墙,切割成了一个个小院的后院里面,遇到了田七。
      那个时候,阳光的金芒,仿佛还在眼前。
      田白深吸一口气,齐国之事,即将告一段落,他会在阳生登上了齐侯之位,对他的任命正式下来之后,前往莒地。
      齐国周边皆是强国,只有南方这里与淮夷相接。
      虽然若是拿下了郯国之后,就会直接与强国吴国交接,但是,吴国却是已经埋下了自己败亡的根基。
      就在今年岁旦,买通了伯?旱墓醇??环虿罘呕亓嗽焦?
      勾践乃是越国诸部公认的首领,又有范蠡、文种相辅佐,更是给吴国送钱、送粮、送女人,以此来麻醉夫差的熊心。
      吴国的威风即将昙花一现啊!
      田白觉得,自己应该尽早在南方布局了。
      像秦始皇那样,为了统一华夏,而大杀四方的事情,田白是不准备做的。
      分封制在一家一姓皇权上,实不可取的。
      但是,若是站在整个民族的高度,这却是维持族群进取心的唯一法门。
      况且,分封制在封建之初的根源,就是需要用它来在非实际掌握之地,建立属于华夏的统治。
      对于分封制会带来诸侯坐大的弊端,只需要规定这些诸侯每年上缴多少土地,或者是每隔多少年给诸侯外迁就可以了。
      当然,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核心政府。
      这一点,与欧洲人的扩张,实际上是有着相似之处的。
      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以罪犯、流氓、失业的农民、破产的工厂主为主体,不停地对其他地盘进行迁徙。
      等到文明秩序建立之后,小小的一个欧洲,便掌控了全世界。
      田白最幸运的事情,就是穿越到了文风最盛、风气开放的春秋战国之际,而不是到了儒家当道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华夏人,是整个族群有史以来最具开拓进取精神的时期。
      便算是汉唐,比起这个时代,也是相差甚远。
      甚至就连军事能力,连年征战的春秋战国,也要甩了后世一条街。
      这是一个诸子思想大成的年代,这是一个军事思想定鼎的时期,这是一个文成武就无双的时代。<

第一百七十章:白为君子配长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