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写在正文之前[2/2页]

战国齐士 酒中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秦人一样是华夏的一员,按照华夷之辨的理论,田常在内心里,大约是不愿意看到秦国胡化的吧!
      秦国的国君,同样是静默坚忍的一方豪杰……
      在灵魂的交锋分出结果后,田常选择用鲜血去宣扬秦公的坦诚和高义,用自己的热血来为秦王留住真正热爱奋斗的人……
      一个高贵灵魂离去的同时,也见证了秦公心中的决不屈服!
      这是士,仗义每多屠狗辈的士!
      ……
      一介养马之官,经过数十代的努力,终于建立了煌煌第一帝国!
      这亦为士,胸怀天下的士。
      ……
      回到那一个新闻,那小伙是什么?
      有人说是贫贱者的悲哀……
      半文钱难倒英雄汉。
      莫名的,我想起了八壮士。
      或许李文亮先生临死的时候,想的也只是自己的职业操守吧!
      他们谁敢说不是士吗?
      在我的眼中,这一样是士!
      身为一个小说从业者,身为一个写历史的老愤青,我总想做点什么,总想改变一点什么,总想让那几近消融的士之风骨,再次吹拂华夏大地。
      我想,这便是我扑街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我不悔!
      人活世间,不过百年,我要在这个世间,留下一点什么,消融一点什么,唤醒一点什么!
      哪怕,这种消融与唤醒,是要用热血与青春来不对等交换的!
      那一声发自内心的呐喊,犹自还在耳边回荡:
      公等对秦国百年以来之诸种弊端,皆做通彻评点,切中时弊。嬴渠梁以为,非秦者可敬,卑秦者可恶。诸位既敢公然非秦,亦当有胆略治秦,精诚之心,何自觉无趣?
      公以国士报我,我以国士报之。
      他的笑容,绽放在喧闹的堂室里。
      ……
      他的笑容,绽放在我的脑海里:公以国士报我,我以国士报之!
      这是那个时代的士。
      就在这个时代……
      多年前,一个门客用自己的生命交换了赵氏家族的未来,活下来的另外一个人会选择在胜利的宴会上挥剑离开。
      又过了许多年,一个叫做豫让的门客,决定用一生的时间去证明士的尊严……
      或者,在刘邦统一天下的最后关头,田横和五百壮士用决绝的死亡,追逐了一个远去在记忆里的时代,那个时候的华夏民族,是那样热烈而不屈……、
      王朝更替,古往今来,华夏人一代又一代的士,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灾变袭击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南下的马蹄声淹没了文明和光荣,留在脑袋上耻辱的印记,沉重的让人选择了麻木……
      士——没有了……
      当我们再一次被迫对世界张开眼睛时,奋发图强的剧变正在遥远的日本掀起新的飓风。
      ……
      回顾历史,我们嘲笑着他们的武士道和无所不在的自裁行为,我们在大肆的鄙视他们的时候,却忘记了,这种行为的本身,代表了什么?
      他们也是士!
      彼之仇寇,吾之英雄!
      遍观我国历史:
      从春秋战国,到大秦帝国,到三国乱世,到……,遍布史书的士,推动了历史的脚步。
      与那东瀛一样,奋而用生命的凋谢,发出最沉重呐喊的士,充满了每一个纪年。
      纵然是多灾多难的明末,他一样存在,卢象升、陈奇瑜、李定国、郑成功……
      屠刀与灾难降临了,士消失在古老的华夏大地。
      千年鱼卵,万年草籽。
      适合的土壤出现了,消散的士,再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那一声枪声,那一个个身怀炸药,冲向官衙的才俊,用他们的鲜血与刚刚绽放的生命,换回了我们的士……
      士再一次回到了古老的神州大地。
      诸如,刚刚过去的八君子李文亮等先生……
      我是一个痴儿。
      我始终认为,从春秋战国到三国乱世之前的这一段时光,是这个民族最美好的时光。
      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充满了对道义的尊崇,对侠义和剑的膜拜,以及征服四方的梦想。
      那就是士……
      那个时候的士,是纯净的,是没有沾染了俗世的污泥的!
      诸如田常!
      这是已经绝种的、不复存在的一种中国人,没有明哲保身,没有厚黑之术,有的只是意气风发的得意和千金散尽的风骚。
      而这些人,都已经死在了宁古塔的北风里。
      ……
      他们是纯粹的士!
      不沾染了一丝丝的功利与世俗……
      写到这里,我的心情又沉重了,脸上却是遍布了笑容。
      纵然道路艰辛,在这个古老的神州大地,在这一场旷世灾难之中,我再一次看到了已经消散在历史尘埃里的士!
      宛如李文亮先生……

写在正文之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