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光弦武器的作用之下,整个以色列一架飞机也飞不出来。
      这种双方互相放弃空中力量的做法,华夏的确是受益者。
      可如果能够将缴获的丑军战斗机,改造成放大版的不需要航电系统的纸飞机。
      那优势就更大了。
      更重要的是丑国的战机只能在机场趴窝,只要推进的足够迅速,那就能够从地方的阵地中不断缴获新的趴窝战斗机。
      这样就是一个良性循环,战争的天平便会越来越向我方倾斜。
      当然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这个提案是否能通过,
      而是这个提案是否能落地。
      子任同志问道:“对佩刀战斗机改造,这做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
      叶知寒道:“这个我大概有一个想法,理论是没问题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有些许激动的搓了搓手:“这个正好也能验证我们航空航天领域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对一条路径进行可行性验证。”
      子任同志点点头,反问道:“你的星辰大海计划?”
      在很早之前的前沿科技发展路径和各种军工发展的会议上,叶知寒已经多次表明过自己的科研畅想。
      探索宇宙,冲出地球。
      这个畅想比计算机项目还要早。
      要么航天探索,要么星载导弹,
      飞出地球,奔向星辰大海,一直都是叶知寒的目标。
      叶知寒道:“对,怀义他们的方案是用更高燃料载荷的导弹,来冲出地球引力”
      “但我和月林觉得那个有些不经济,其实导弹的燃料理论已经非常成熟了,在洲际导弹测试成功之后,我也相信,如果现在华夏需要一个冲出地球引力的火箭,那他们可以创造出一个那样的火箭。”
      “动辄一个省市半年的工业产值用来制造的庞大导弹,发射一个铁球上天,”
      “这个发射一次用来彰显国力还好,如果真把这个当做我国航天发展的路径,我暂时认为是不合理的。”
      科技限制着人类的想象力。
      这条定理从未被人打破过。
      包括此时此刻的世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
      计算机刚刚起步,
      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刚刚发射。
      准确来说那是一颗八十六千克的铁球,在轨道飞行二十二天之后坠毁。
      沙苏用这个耗资巨大的航天器彰显了自己的实力。
      为红色阵营的体制优越性争取到了些许的喝彩,除此之外,毫无用处。
      当然,说毫无用处确实是有些偏激了。
      至少沙苏的卫星发射,直接就把丑国拉进了太空竞赛之中。
      和沙苏耗费巨资扩大蚊香计划不同。
      丑国只能走老办法。
      洲际导弹和火箭放在同一个项目中,一起研发。
      最终,靠着近乎两成的财政预算。
      丑国终于是将探险者号送上了太空。
      不过它比沙苏更惨,只运行了一百一十五分钟就坠毁了。
      所以,这种太空游戏,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太奢侈了。
      倾尽举国之力都未必能够玩得起。
      所以,
第380章 航天的预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