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让许多本就出生在抗战之后,经历着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的年轻人,表现出了深深的不满。
      他们似乎并不领情。
      他们心比天高,更何况已经垂垂老矣的老一代。
      他们对老一代的轻视感到厌烦,
      他们自认为他们同样可以像老一辈那样为国抛头颅洒热血,
      毕竟老一辈只是战争的幸存者,那些已经牺牲的战士在为国捐躯时,不也是年轻人?
      或许是代沟,或许是误解,
      在这些道理的不断重复下,不少年轻人对自己的父辈充满了叛逆,
      他们认为牺牲的确伟大,但绝不应该是阻拦新一代年轻人为国牺牲的理由。
      可老一辈哪里有他们这些年轻人的文化,也更赶不上这些年轻人的思维活络,
      大多父亲只是会情急的驳斥自己儿子几句“不知死活的东西”“你以为打仗好玩”后,便以“父亲”的身份强制结束辩论。
      这自然更加增加了年轻人的不满。
      于是……
      在当下的年轻人心里,其实有一个很矛盾的现象。
      那就是他们感谢着老一辈的奉献,也深知父辈对他们的好意,但又拼尽全力的去证明父辈的错误。
      叶知寒虽然早已过了年轻人的身份,但却也算是被老一辈用命去保护的人,所以能理解当下年轻人的心里。
      “画凌烟、上甘泉,自古功名属少年”,建功立业,这是华夏民族五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基因。
      哪有那么容易阻拦,又哪有那么容易改编。
      叶知寒语重心长道:“我明白将帅们的意思,也感谢他们的好意,”
      “但是我还是觉得,或许可以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华夏终究是要交到他们手里的,而且我也相信华夏的年轻人不会差劲,虎父无犬子嘛。”
      “他们想要把仗打完,其实也并不只是担心你们的战斗意志,”翔宇同志声音低沉道:“有些事情,只是很难明说。”
      “牺牲不是难事,为国捐躯也同样,”
      “当处在战场上,死亡的威胁其实并不会一直存在,当身旁的战友倒下,当冲锋号响起,当亲人、子女、父母、同胞的脸庞在你脑海浮过,这些都会成为你忘记死亡,只顾前进的动力,”
      “这是人类的本能,”
      “而为什么他们不愿意让你们上战场?难道是为了担心你们建功立业?”
      叶知寒不假思索的摇了摇头。
      建功立业的代价是与死神搏斗。
      曾有人这样描述各等功勋的难度: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属领。
      那特等功呢?
      五五年授衔之前,那些将帅身上至少背着一个特等功。
      如果说活着的一等功臣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话,那么活着的特等功臣就是在阎罗殿里杀了个七进七出,还能活下来。
      在这种建功立业的难度之下,说担心也担心,说不担心也不担心。
      担心的是年轻人一批一批的牺牲,
      不担心的是华夏出现更多的英雄。

第358章 战争并不好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