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储备,先进战舰的研究和探索,”刘帅道:“这都是当下海军所急需的两个方面!有叶院长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张帅沉稳一些:“那个先进战舰,不知道叶院长有什么想法吗?”
      科研人员未必了解战场,所以他仍担心叶院长研发的先进战舰是否能够发挥奇效。
      叶知寒道:“我现在的构想是,既然我们的目的是夺岛,那么海战上面用已经成熟的造船技术仿制就足够打开战线,我们真正急需的战舰类型应该还是陆战辅助型军舰。”
      “类似于登陆舰,当然这个登陆舰在运送坦克、士兵的同时,如果在沿岸能够起到掩护作用,与陆战打好配合,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叶知寒低头,拿出纸笔,在纸上简单画出了自己的构想。
      一个舰体接近于航空母舰的庞大军舰,逐渐在他的生花妙笔之下,勾勒了出来。
      整体满载吨位约为五万吨,可装载t54a坦克五百辆,承载陆战战士三千人、配套军械五千套。
      可以提供一个满载机械化步兵旅的整体运输工作。
      所有的坦克、军械、战士储藏在军舰的甲板下方、舰体的中前部地区,被厚重的钢板保护。
      在舰体后方,是火控指挥台和导弹发射区域。
      按照叶知寒的设计思路,这个军舰在投入战场时,至少是五艘联动,组成登陆舰队。
      当五艘军舰陆续靠岸之后,舰船最前部的钢板落下,机械化步兵旅进行登陆。
      同时舰船后方的导弹发射舱盖打开。
      多舰雷达进行组网,实现蛙岛作战全域的雷达覆盖。
      在从海岸突破的阶段,是机械化步兵旅的软肋,机动性优势无法展开,且在敌方的据点火力压制下,很容易出现较大伤亡。
      在这个时候,可以凭借舰载雷达进行远程超视距打击,扫清沿路的敌方火力点,随后,由陆军部队进行战场清扫。
      “在整个军舰设计过程中,有几个难点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这么高的满载吨位,意味着制造周期是比较长的。”
      刘帅问道:“那制造之前还有设计,半年的备战能完成吗?”
      “舰体设计方面,我的建议是不再额外去花费时间,克利夫兰号轻型驱逐舰我们的仿制经验还没有吃透,还是用这个设计去研制,”叶知寒到:“克利夫兰号的排水量是够的,而这个军舰的结构也简单,主要就是运送陆战部队,惟一的技术难度是后方的导弹舱室,但现在的短程导弹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所以在研发上,不会耗费多大的时间,主要是制造。”
      这个运载舰船构思虽然和航母有着相同的载重,但是在技术难度上,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如果说航母是一个无数精密仪器和尖端技术堆砌起来的海上科技王国。
      那叶知寒的设计,就像是一个可以住很多人和装备的海上储物间。
      空间大,装得多,就是惟一的衡量标准。
      导弹系统、雷达系统、核动力系统等真正需要技术的,反而都是现成的。
      所以,摆在所有人面前的考验只有一个。
      那就是钢材的生产和加工。
      拼的是华夏速度。

第278章 走向深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