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您想做什么?”叶知寒问道。
      “现在武器上我们可以做到完全防御,”子任同志道:“我在想,是否可以逐渐的让人民尝试自己为自己做主,这是我们在21年的时候,就已经做好的决定。”
      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
      前世,当他在水波上俯瞰华夏的时候,看到过祖国曾走过一段崎岖的弯路。
      当然,走弯路的不止华夏。
      那大概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整个世界近乎在同一时间陷入了停滞。
      二战之后的第二代人逐渐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一场波及全球的浩荡,悄无声息的全面爆发。
      那是近乎停滞的一段时光。
      柏林墙被建立,古巴危机爆发,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反战运动,黑人运动,妇女运动,反体制运动烽烟滚滚。
      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个性解放,“垮掉的一代”等反主流文化,反正统价值观思潮如雨后春笋一般,在西方爆发。
      倭国、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心脏地区,陆续爆发出巨大的不满。
      第二代繁荣时期的受益者,成为了摧毁秩序的主要推手。
      虽然水波之上的叶知寒,无法窥探原因。
      也不理解那些享受着生产力发展的新人,为何会对沉默的作为奉献者的第一代发出猛烈的冲击。
      但他曾想过,若是华夏没有陷入这场风暴,而是独善其身,或许能够趁着这段列强无暇顾及、打压华夏的时间,迅速完成崛起。
      但现在,他听着子任同志的话,似乎明白了缘由了。
      华夏是被裹挟着,被迫进入这场席卷全球的风暴的。
      第一代人,是从战争、硝烟、恐惧和牺牲中走过来的人。
      所以他们甘为牛马,
      可以为了强大与和平,竭尽全力的奉献自己。
      而第二代人,自二战之后出生。
      他们没有生存的忧虑,没有经历过绞肉机一般的战争。
      故而,他们有着乐观积极的思想。
      传统的保守的二战后世界秩序,成为了捆住他们的枷锁。
      在传统秩序与新秩序的对抗中,令他们产生了无比激进的思想。
      这是停滞的根本原因和底层逻辑。
      本来叶知寒是不明白,为什么努力向前奔跑的华夏为何突然停下脚步。
      但现在,他听着子任同志的话,同样也明白了缘由。
      “不能放权,”叶知寒道:“可以引导,但不能放权,至少在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内,不能。”
      “当然,这是社科院该去考虑的事情,我本来是不该这么贸然的给出结论,”
      “但是,我认为,如果真的这么做,会出大问题的。”
      “虽然不是社科,但是你的经历特殊,”子任同志道:“所以我同你商量,征求你的意见。”<

第229章 一些小波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