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2章 斩断枷锁,扶摇直上![2/2页]

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老雪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11月10日,涨到440元。
      12日,涨到800元。
      到春节期间,白面由每斤2400元涨到2800元,米价从1400元涨到2000元。
      如果说粮价只是因为粮食的供求不同,不代表货币的波动。
      那就再拿煤块举例,11月10日,煤块每吨8.1万元。
      到了11月12日,涨到16.5万元。
      很显然,在现在华夏的产业结构之下,粮食的波动,就直接影响着各宗商品的物价。
      我们会说旧币已经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赤字严重的情况下,故宫对于货币的调控,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物价稳定,无非就是国家进行调控,生产资料多了,国家就高价入场,保证物价不降。
      生产资料少了,国家就降价抛售,保证物价不升。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得是国库有钱。
      调控一个五万万人口的国家,出手一次的数目,都是天文数字。
      经济问题随着大建设爆发出来,京城方面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看着货币的崩溃坍塌,谁能不心疼自责呢?
      但说到底,还是没有经验。
      他们都是一边摸索着,一边建设着国家。
      但庆幸的是,子任同志的未雨绸缪,将生产资料提高到金本位之上,将经济模式转变为集体经济。
      这才巧妙地化解了这个矛盾。
      所以在其他国家,一旦出现这种规模的货币危机,多是会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戏码。
      但唯有华夏,与众不同。
      粮价已经飙升到了数万元一斤,但在集体、计划经济的组合拳之下,人民的基本生活依旧得到保障。
      只要劳动,就有粮食分配,尽管现在货币已经贬值了万倍,但对生活却并没有产生影响。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要想解放生产力,终究还是要进入市场经济的阶段。
      更加尖锐的供应关系,才会刺激生产力的提升。
      大锅饭持续的时间越久,问题就越多。
      而什么时候可以解放生产力?
      参事院的同志们都很清楚——还清沙苏的贷款,消灭赤字,国家拥有宏观调控的初始积累之后,才能真正腾飞。
      所以,现在那个欠一个亿是欠,欠一万亿也是欠的思维要改改了。
      丑国的粮食、沙苏的贷款,都是捆绑在华夏这头巨龙身上的锁链。
      只有尽早斩断,这头东方巨龙才能冲破九霄。
      现在贷款既然已经背上了,那就由他们这代人用血汗去还上。
      但不能再无休止的贷下去了,他们这代人犯的错误,他们去解决,绝对不能拆子孙辈的墙,来补自己的墙。
      他们不怕吃苦,也不奢求这辈子能过上好日子。
      他们只希望,等到他们走之前,能把捆绑在华夏这头巨龙身上的锁链全部斩断。
      让华夏的下一代人,可以不再过这样的苦日子。
      (百济战争结束,意味着有了崛起的环境。
      这一章看上去无关紧要,但绝对不是跑题。
      国强民弱的国家不是叶院长所追求的,大国梦,必定要国强民强。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不贷款的情况下怎么破局,看有没有书友大大和子任同志提出的办法一样~
      今天更新的早,可以求个……不~卖萌了
      o(???)o)

第202章 斩断枷锁,扶摇直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