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尽管密集的炮火已经将所有的表面阵地摧毁,山顶满是积土和弹片。
      但他们仍旧不觉得泄愤。
      可当他们刚冲上半山腰,就发现在山顶上,一排又一排华夏战士,摇摇晃晃的从坑道中钻了出来。
      那一刻,这些气焰嚣张的31团,再也没有了刚才的英勇。
      丑军的方针很简单。
      既然五圣山需要攻克,那就不计一切代价的去攻克。
      他们的策略,简单的不成样子。
      高密度炮弹打击、进攻,进攻失败立马后退、再一次炮弹打击、再一次进攻……
      直到华夏军队再也没有站起来作战的能力。
      这样的拉锯、绞杀战。
      在万圣山,一连持续了四十三天。
      反复争夺阵地134次。
      华夏青年军共击退丑军1693次。
      ……
      如果说百济战争,打出了华夏的国威军威。
      那五圣山、上甘岭战役,则是整个百济战争的灵魂。
      其罕见的激烈程度,以及炮兵火力密度,远远超过了二战的最高水平。
      和战术不同。
      这仅仅是一场干脆直接的对抗战。
      一个务必要攻下,一个务必要守住。
      直接干脆。
      这是华夏与丑军首次在双方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进行的正面的硬拼。
      也是华夏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正面的、毫不拖泥带水的战胜那些所谓的西方发达国家。
      ……
      这场战争,同样无法描述。
      百济战争总是这样。
      那群最可爱的人,总是会打出最不可思议的胜仗。
      总是打出那些让史官都不愿提笔的苦战。
      如果非要描述这场战役。
      那不需要多煽情的文字。
      也不需要怎么样催人泪下的文案。
      只需要一个纪念物,几行数据,足以——
      上甘岭面积3.7平方公里,横竖不超过两公里。
      43天里挨了240多万发炮弹和无数的手榴弹。
      战争结束后,山头被削下去三米。
      十五军立各种战功的英雄1.2万人。
      英雄集体200多个。
      满是硝烟的上甘岭中,有一颗树的残骸,埋在土里,只剩下一米不到。
      可这不到一米的树干残骸上,有一百多个弹片和弹头。
      ……
      李奇微放弃了。
      这位善出奇兵,且发现了华夏青年军弱在物资的战争奇才,终究还是选择了认输。
      四十三天。
      上甘岭的战火在这四十三天没有断过。
      他以为这么长的时间,足够拖到华夏军队因为无法补给而只能败退。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华夏这些士兵,是不需要吃饭的,也不需要休息。
      他们甚至连生命都可以抛之脑后。
      这是联合国士兵中,绝不可能存在的精神。
      撤退。
      华夏东西两线的主力部队,在这四十三天,将丑军三八线沿线的部队全部赶往五圣山战区。
      李奇微明白,现在只剩下一条路了。
      只有撤退。

第123章 只有撤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