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乌里扬诺夫领导的苏俄政权提出了加入的请求,但是仍被否决。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列颠联盟控制了国都伦敦,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大城市,而沙俄的三大城尚且全都掌握在白卫军甚至是瑞典王国手中,苏俄现在显然还没有作为一个国家存在的能力。
      如果帝国撤走志愿部队和经济援助,白卫军要不了多久就能掐灭他们。
      乌里扬诺夫得到回复之后也表示接受这个结果,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全世界通用。
      如今的形式,以包括德意志国,勃艮第国,奥匈邦联,意大利王国,丹麦王国,瑞典王国,不列颠国七国在内的同盟国与包括帝国,倭国,伊朗,土耳其,西班牙,法兰西公社,不列颠联盟七国的帝国公约组织的冷战两大阵营的完全体形式已经形成。
      同盟国是正经八百的军事同盟,而帝国公约组织在名义上仍然是类似于经互会的经济合作组织。
      不列颠联盟只是在经济上得到了各缔约国一定程度的援助,并没有得到来自帝国或其他缔约国的军事援助,直接出兵协助更是无稽之谈。
      因此,世界上对于帝国公约组织的风评要比同盟国好不少。
      但是同盟国各国也都清楚的很,一旦同盟国施加直接的军事威胁,那么这个经济合作组织一天之内就能变为军事同盟。
      由于双方的对立关系,除了基本的外交与经济合作往来之外,双方长时间内都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
      为了解决由此带来的困扰,八月四日,由秦牧牵头提出,帝国公约组织各缔约国全票同意的方案被递交到了世界各国。
      那就是成立国际联盟,邀请全世界各国加入,甚至包括未被广泛承认的地区或政权。
      各方派遣代表到国联总部来,国际上的事务大家商量着来,不要因为单方面搞事情引起连锁反应,甚至导致两大阵营直接开战,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情况发生。
      同盟国方面对于这个提议感到有些不妙。
      秦牧这个家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无利不起早,突然提出这种看起来大义凛然的提议,背后指不定憋着什么坏心思呢。
      但是成立国联的需求也是同盟国所急迫的,没有一个全球性质的国际组织,类似于同盟国对法兰西公社施压的事情,很容易导致同盟国与帝国公约组织擦枪走火。
      为了一些区域性的事务,打上一场全面战争,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说,无论秦牧可能憋着什么坏心思,同盟国最好的选择都是捏着鼻子同意。
      威廉二世提出,是否能够以同盟国牵头成立国际联盟,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否决了。
      这种做法既是拙劣的东施效颦,又会在帝国公约组织不承认的情况下变得毫无意义。
      不如利用秦牧的提议,在国联事务上狠狠地搞一下帝国公约组织,让秦牧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八月六日,同盟国各国纷纷同意加入国联。
      冷战两极表态之后,贝尔格莱德条约组织,开罗条约组织和玻利瓦尔同盟纷纷跟进加入国联。
      随后,米国和其他各国也纷纷表态,同意加入国联。
      国联总部被设立在帝国境内,如今发展程度仅次于帝都和沪城的大城市——南京!
      八月八日,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后,第二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迎来了属于它的黎明。

第272章 国际联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