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一章 乡村调研考察6[2/2页]

我在古代奔小康 荆南小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骑在了一头驴上,大声的呼喊着什么。然而,他对面的老百姓们,一个个手持棍棒农具,仿佛要上来打人一般,眼睛里喷着怒火!
      更让武定国奇怪的是,县令这群人虽然被包围了,然而,他们的身后,还搭着一个柴火垛子,上面竖着一根十字架一样的柱子,从柱子上的绳索来看,应该是绑了一个人的样子。武定国再仔细的搜寻了一下官差的队伍里面,哟呵,果然有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隐隐约约的被官差们护在了身后。
      这就奇怪了啊,难道是官差滥用私刑,被百姓们群起反抗?
      “没想到光天化日之下,还有此等害群之马,真是大康官员的败类!师兄!这件事你得管管!”
      武定国还没弄明白情况,反倒是李文秀正义感爆发。当下就做出了定义,是贪官污吏欺压良善百姓,导致的民怨沸腾。然而,武定国却觉得里面颇有蹊跷,疑点重重。不过,既然遇到了,不如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果真如李文秀所说的那样,武定国倒是可以来个为民做主。
      “师妹,你稍安勿躁,咱们先不动声色去问问情况再说吧。”
      武定国这么一说,李文秀立刻就觉得心中不喜,这不明摆着吗?就是贪官污吏欺压百姓,偏偏师兄还要看看再说,难道这就是官官相护吗?
      李文秀还想争辩什么,却被张夫子不动声色的抓住了手,示意她稍安勿躁,李文秀拗不过,只好压在心里,但是嘴巴撅起来,能挂住一个油壶。
      看热闹一项是国人的本性,武定国自然是扮做了一个吃瓜群众,混入人群里面。走到一群同样是看热闹的妇女们旁边,武定国十分客气的请教了几句。
      听到有外乡人打听,这些婆婆,阿姨,大婶大妈的,一个个就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给说了出来。武定国一边听,一边点头,但是却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仿佛自己就是个纯粹看热闹的家伙。
      等武定国完全搞明白之后,便找了个借口,回到了牛车边。
      “定国,情况怎样啊?”
      “师伯,这件事可真是……唉,有时候,真理不在多数人那边,反而在少数人这边呀。”
      武定国感慨的说道,却把李文秀听了个一头雾水,武定国这话里面的意思,难道是说,百姓们无理取闹?不该吧,百姓们向来最老实了,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跟官府过不去呀?
      为了解除李文秀的满腹怀疑,武定国将这里发生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原来这个村子叫做鸡头庄,家家户户都养鸡。这些庄户们养的鸡可不简单,都是上等的乌鸡,据说前朝还是贡品。因此,这里的农户们,大多数除了种田之外,还从事着养殖业,生活算是比较富裕的。
      旱灾来临之后,他们明显也是受了影响,粮食锐减,这养鸡自然也就遭到了重创。然而得益于村里还算是富裕,可以通过买粮食度日,但是养鸡的粮食就成了问题。家家户户几乎都只剩下了几只种鸡而已。
      然而,这种情况却因为一件事情的爆发,原本宁静的生活,就此打破了。

第八十一章 乡村调研考察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