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想要争霸天下,各色人才肯定是最重要的,最简单的方式肯定是自己培养。
      所以李?想要在荆州成立一个书院,用来培养自己所需要的各路人才,等书院建好,第一批学生毕业,李?就打算将九品中正制进一步改革,将招聘人才的重心放到学校当中来。
      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于是襄阳城郊鹿门山下,一个依山傍水的位置。
      一座丹楹刻桷,飞阁流丹的建筑拔地而起,在山清水秀的映衬下,显得极为出彩。
      白鹿书院应运而生。
      不过关于书院的教材,李?是伤透了脑筋。
      儒家文化已经根植于这个时代,若要和以前某些穿越者一样,上来就搞什么民主自由,那纯粹是找死。
      李?创办白鹿书院也并不打算把后世这一套搬过去,毕竟现在这个时代,还是封建主义盛行一时的时代。
      但是仅仅只是教导四书五经,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又显得太为缓慢,李?还是觉得自己的书院必须要多教育一些杂学。
      思来想去,除了传统的四书五经等儒家文化以外,李?干脆自己亲自编撰了一些教材,这些教材包括算术、医术、兵法、法律、音乐、商论以及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科学。
      科学是李?将后世一些简单的数理化的知识归纳整理而成,目的是为了启迪民智,让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发明创造有一定的兴趣,而不是仅仅只是去读一些圣贤书。
      这些教材当中,有些是李?独自编撰,有些则是请教了一些达人,比如兵法李?就请教了诸葛亮,而商论李?当然是跟糜贞好好商量了一晚上。
      至于为什么要放在晚上,又是在床上商量,那就不得而知了。
      音乐的教材则是完全靠着蔡文姬的帮助,在答应了那小妮子陪她出去逛街的条件之后,蔡文姬也是爽快的答应下来。
      在书院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给书院造势,李?将荆州本地一些有名望的人全部请到了书院,比如王粲、黄承彦、司马徽、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人。
      这些人有的一开始还不愿意,不过当李?拿出教材之后,特别是那本名为《科学》的教材,几人顿时变成了问题宝宝,追着李?问起了十万个为什么。
      再加上李?答应几人,并不是每天都需要上课,可以挂个名,偶尔来上一次课,这些人也都爽快答应下来。
      除了他们,李?还找了糜贞和蔡文姬在白鹿书院教授商论和音乐课程。
      等到白鹿书院建好,李?直接宣布,日后刘备麾下的官员选拔,将会优先从书院当中录用。
      正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那么多人拼命读书,不过也是为了上岸当官而已,现在李?直接给出一条康庄大道,整个荆州都为之疯狂起来。
      稍微有点实力的人,都拼了命的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白鹿书院当中,先不提作为白鹿书院院长李?的名气,以及王粲司马徽蔡文姬等人这雄厚的师资力量。
    &

第139章 白鹿书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