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4章 大结局(致读者)[1/2页]

将军请出山 那小孩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新西县正在慢慢变好,而太子那边的证据也搜集的差不多,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案子并不难查,难的是翻案。
      要知道,那些证据本来就是捏造的,又是打了萧家一个措手不及。
      模仿萧将军和太子笔记的信件,只要找擅长书法的人好好查验,便可知真伪。
      除夕前一夜,萧桓收到太子的信,证据已经查的差不多,只等他这边站稳脚,并让合适的人去敲登闻鼓。
      这个人不能是萧桓本人,又不能是与萧家全无关系的人。
      于是,几人商议,便由褚寒去做这个敲登闻鼓的人。
      只等褚寒在新北的名声更旺一些,萧桓那五百士兵也在日夜操练,势必练出同当年萧家军一样的水平。
      几人铆足了劲,建设新西县。
      建房,修路,建作坊。
      短短一年时间,新西县已经大变样。
      除靠边境那面,新西县周围的土地已经全部用来种植粮食,一小部分是朝廷发的,另外大部分当然来自墨小鱼。
      一年的时间,墨小鱼的几个庄子除了种粮食,还种了不少药材,辣椒,后面在胡人的店里淘到的西红柿等等。
      当初在新西县买的那两条街,也被墨小鱼建成了商业街和美食街。
      而萧桓则用了一年的时间,从千总的位置做到了府城兵马司指挥使。
      新西县的发展引来了许多商人,尤其是第二年凉瓜的大丰收。
      不止沈离,还有许多商人来了新西县订购凉瓜,这使得新西县名声大噪。
      褚寒在百姓中的声望越来越高。
      而这时,也到了去敲登闻鼓的时机。
      墨小鱼跟随两人回京城述职。而在回京之前,已经让人放出风声,萧家的冤案另有隐情。
      又在茶楼让说书先生将萧家的过往,功绩以及被陷害编成故事,每日在茶楼里说给南来北往的客人。
      等三人到京城时,已经有不少人在议论萧家的案子。
      三人到达京城那天,一进京城就下了马车,脱下外面的素色外裳,穿着里面的白色麻衣。
      几人一路往宫门走去,后面跟着几十个萧家军,还有看热闹的百姓。
      他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一路跟着。
      直到褚寒拿起鼓槌,敲起了登闻鼓。
      墨小鱼和萧桓就站在褚寒后面

第174章 大结局(致读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