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海森一边漫然思考着这些问题,一边将大部分思考分给了行高天者那边。
他现在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叫回行高天者巩固阵地,保持攻击频率。
这样一来至少能把那位已知的网络幽灵钉在她的数字阵地中。
另一个,则是继续加大力度攻击对方阵地:攻击是最好的防御。只要我把敌人全杀了就没人能威胁我和我的同伴了。
艾尔海森一边仔细斟酌着两种做法的利弊,却同时在脑海中调整了行高天者攻击的频率和方式。
这一调整,行高天者便解开了鹰隼的化形,散成更多棱镜,变成了围绕数字阵地展开的那个庞大镜阵的一部分。
这巨大的镜阵现在由四十八万枚棱镜构成,它们以绝妙的角度三镜一组配置,保证了每枚镜子都能映出数字阵地以及其他两枚镜子的画面。
这样一来,每一枚镜子既是监控的眼睛、同时也可以作为其他镜子的参照物,保证了不论是行高天者还是它背后的艾尔海森、以及镜阵系统本身,都能从从多个角度“观察”被入侵者染黑的大厦数字阵地,一旦发现有可疑的动向马上采取行动。
可以这么说:现在但凡要从数字阵地中往外面闯的东西,哪怕是一个像素,要离开大厦都要先过三波三镜剑雨再说。
这种多角度的观察正是艾尔海森的思维模式的具现。
而在艾尔海森特意调整了攻击方式之后,镜阵更进一步缩小了内圈的范围。
这一缩圈,原本在视觉化视角下还是“大厦”的部分,不知何时其外层的一部分已经被镜阵分解。原本被表现为“大厦外墙”的东西破碎、重组,碎片化成棱镜,加入了镜阵当中。
这些新加入的镜子并不像原有的镜子那样服从,它们一部分拒绝组成镜阵、试图逃走,另一部分则假意被驯服,却会在其他新加入镜子闹起来的时候出其不意染成黑色——这是网络幽灵悄然重新夺回了它这部分控制权的表现。
然而这种简单的声东击西手段原本就逃不脱镜阵的监控。
染黑的镜子一旦映入其他镜子的视角中,马上就有反射光从刁钻的角度飞过来将染黑的镜子一击变成碎片,破碎的镜子变成玻璃渣,玻璃渣重新被变成棱镜、这下就再也不会被重新染黑了。
——经过重组,它已经变成了行高天者力量的一部分。就好像艾尔海森读书的时候通过重组和质疑来掌握知识的过程一样。
就这样,行高天者着实地吃下了入侵者阵地薄薄的一层肉。
——然而这只是表面上的。
实际上,艾尔海森根本没有下大力气真正去攻略那个数字阵地。他只是在外层不断削弱那个阵地而已,并没有让行高天者进一步去攻略那个阵地本身。
——表面上来看艾尔海森有两种选择,一个选择更加积极一个选择更加保守。
但艾尔海森两个都没选,他选择了第三条路——以积极维持保守。
他现在做的事情,是让那位已经确定位置的网络幽灵以为自己加大了攻击而疲于奔命,减少对方对蓝星、卢比孔河以及庇护之地的干涉,积极拖延时间。
拖延到——要么“第二位网络幽灵”现身,要么蓝星方面搞清楚“盗电鳗鳗的指挥者、发动液体金属纳米机器人攻击者”和这位网络幽灵之间的关系,将他们其中之一干掉为止。
就在艾尔海森
第101章 艾尔海森的选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