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安怡十七岁,花一般的年纪。
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父母纵然有万般不舍。
还是把亲事定在了今年的六月份,不冷不热的时候。
安家哥哥已经成亲,现在住在县里了。
今年也怀有身孕了。
大堂哥家崽崽和大堂哥去安旭家的时候被一个县学里的院长看上,并让他留在那边县学上学了。
甜甜跟着大堂嫂大堂哥在镇上的绣房学刺绣,这么小就开始卷起来了。
二堂哥家第一个生的是女儿,跟着大堂哥家安明昕叫下来取中间的‘明字,来信说长得特别像安怡,征得爷爷和大伯父的意见,名字是孩子外公给起的名,毕竟现在是最有文化的文人,叫安明暖。二堂哥稀罕的不得了,过了两年又生了小儿子爷爷给起的,安在晨(晨曦的早上一切美好的开始)。
安怡最近很忙,去年开始父亲给她在县城外买了个庄子,母亲送了她一间镇上的铺子让她学着打理。
这几年父亲带着她经常去育幼院那边帮忙,里边的孩子们都很喜欢他们家人,安父他们来了不仅仅是给带些用品什么的,也会和他们讲讲故事,说说现在出去都能做什么,还随便帮他们参考以后可以做什么生存活计,还有外面的事情。
安怡会送一些自己布偶啊,自己衣服小了之后改好的也都是很新的衣服啊,再教教女孩子的绣活啊,安母也在边上看着偶尔也指导一下。
让那些小女孩学会了,也能多攒一些除了给院里的还有傍身的钱
有了庄子和铺子后里面的人基本都是从育幼院有一技之长又结了业的。
是签了契的雇佣关系,说安怡心软也好,圣母也罢,她还是不习惯买人,她本身不管铺子和庄子也没什么大秘密。
庄子上也建了两个稍微大一点的暖棚,是雇佣那些育幼院的半大孩子给看着的,供吃住,有月银,是父亲帮忙挑的人。
村里的那个小一点的暖棚算是半送半租给大伯母那里了,大伯母超级喜欢那个暖棚,也不算太大,也能做的过来。
现在孩子们都大了她也没什么事情,没事去拔个草浇个水,力气活都是找人做的,当锻炼身体了,在一个乡下人真的是闲不住的。
爷爷奶奶也偶尔去帮帮忙,比安怡种的时候伺候的精细多了!
镇子里的店铺是卖一些胭脂水粉香皂什么的,进货也找好了渠道,又是父亲帮忙找的雇佣好了的在看着,一切都在正常运转中。
现在是春天,万物复苏又是春种的时节,安怡就往庄子上去的很勤,规划这都种些什么,再建个院子,偶尔好来住一住。
去年冬天买的庄子,刚好春天可以动土了,事情格外的多。
安父安母完全放手让她自己折腾着,比较放心,这几年观察下来,觉得自己女儿很有主见,也能自己办好事情,现在锻炼着他们看着也挺好。
等一切都搞定之后,安怡发现离婚礼还有二十多天了,也冷落了小竹马一个多月了。
这段时间他们都在镇上住着的,可怜的小竹马就偶尔教完课下学之后能看到几次,也没说上什么话。
晚上吃晚饭之前安怡把之前给小竹马做的衣服荷包鞋子还有扇套全都拿了出来,打好了一个小包袱,这个时间已经下学了,郑宇还不知道她在家。
拎着小包袱敲开个隔壁的门。
“谁啊?”
‘小宇哥,是我安安。
郑宇一听是安安,很快从书房跑了出来。打开大门“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没提前说声,我好去庄子上接你啊?”
人还没见到,迎面来的就是一大句话。
安怡有点心虚的笑着说“本来以为还要几天,没想到这么快就完工了,已经没什么事了,我就随着做工的人一起回来了,没有下次呢,放心吧,喏,送你的。”
他们已经定亲了,邻里都知道,也不用太避嫌。
郑宇牵着她另一只手接过包袱,笑着说她“你这是心虚总算想起我给我的赔礼?”
这么多年的接触,果然小竹马很是了解她啊,可她不能认啊,为了振奋妻纲和以
第16章 古代言情文里的远房表侄女(1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