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见了吴汐,刘氏三言两语结束了和一位官眷的对话带着贺大姑娘过来招呼。
“吴大人近来可好?旁日咱们也难得在一处,今儿到了我这儿可要吃好喝好。宴席摆在后头的梅林里,等人到齐咱们就过去!”
“贺太太客气了!景不醉人,人自醉。您这庄子景色优美,秀色可餐,就是没有吃的喝的我也是要来捧场!”
听到夸奖,刘氏脸上的笑意越发真诚,“吴大人快别夸了,您什么场面没见过?春宴赏梅,有几家姑娘已经约了作诗,我设了彩头,您是顶顶有学问的,一会儿还要劳您当一当评审!”
吴汐自然应下。
外头又有女眷来了,刘氏和吴汐说了一声便又去忙了!倒是贺大姑娘贺瑾不曾跟着走开,反倒是站着和吴汐说话。
“吴大人近来可好?”
吴汐笑着点头,“好,你呢?听说你前夕日子纳吉了,还未恭喜你呢!”
贺瑾眉间不经意的露出一抹愁绪,不过很快就调整过来,脸上带着小女儿的情态“我也好!二公子虽不曾亲来,但广安伯府也送了重礼,旁人都说广安伯府看轻我贺家,我却不觉得,二公子还给我送了诗经,广安伯府的人说伯爷的意思是等二公子考中举人后就来下聘。”
吴汐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模棱两可的说一句,“你欢喜便好!我盼着你得偿所愿。”
“多谢您的吉言!”
这时候来吃春酒的人大多来齐了,刘氏站在堂前道,“诸位,今儿若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还望海涵!庄里梅花开的正好,还请大家移步梅苑赏玩,若是有喜好作诗,投壶玩乐的,我已吩咐人备下笔墨纸砚一应用具,若有需要,只管找丫鬟们要!”
有了刘氏打头,大家便浩浩荡荡的往梅苑去。贺瑾也去寻小姐妹了,作诗她也报了名,母亲说了出嫁之前若有才名夫婿更会高看一眼,且二公子送了她《诗经》,这样的人想来喜欢的妻子该是会作诗的吧!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片栽植的梅花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自然不小,吴汐亲耳听见不少赞叹声。
在梅林中略走了走,便有丫鬟来叫吴汐,原是姑娘们预备在梅林吟诗作画,请吴汐去评审。
除了吴汐,还有一位评审是按察使夫人,两人也是第一次见,互相打了照面行礼毕就分开坐下。
贺家的宴席,于情于理贺瑾都要做好表率。因此,一众作诗的姑娘中,第一个上场的便是她。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宋·卢钺《雪梅·其二》)
这诗简直说出了吴汐的心声!踏雪寻梅乃是一大雅事!可惜今日并不曾下雪!
第43章 贺大姑娘(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