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齐辰抛出来的问题一下子让郑文杰和梁石岩都沉默了一会。
      梁石岩说道,“我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判断病情。”
      齐辰看到郑文杰嘴角抽动一下,像是有话要说,就是没开口。
      齐辰说道,“郑医生,这个还是你说吧!”
      郑文杰明白齐辰的意思,“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高明的医生不到切脉就已经知道是什么病了。”
      齐辰点点头,“梁医生,我要说是中医确定望闻问切的理论体系的时间,要比西医早了两千多年,这个是官方考古确认的时间,如果算上上古黄帝时期的黄帝内经,这个时间还要早上将近五千年。”
      梁石岩还不服气,“只要能看出病因,治好疾病就是好的方法。”
      齐辰又笑了,“我来举个例子,如果是肝脏上的疾病,西医分类有很多种,什么脂肪肝,甲肝,乙肝等等,你们没有化验结果,贸然治疗很可能就会出现医疗事故。
      这些是你们无法用眼睛能看出来了,我不是说西医无用,每个医疗体系存在都有他的道理,但是论完美程度还是中医。”
      齐辰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
      “只有西医会出现超级细菌,中医没有病毒的概念,无论你是哪种肝病,根据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
      齐辰说的这些,梁石岩是一句没听懂,但是自己也意识到,从病症看病确实没有中医理论更完善。
      他自己也是被先进的科技所左右,有时候都觉得没有化验报告,真的不知道病人到底是得了什么病。
      郑文杰嗫嚅的说道,“大师,现在的状况确实西医要比中医疗效快,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齐辰说道,“这个情况怎么说呢!我也是想了很久,最近才有些思路。这要从中医的流派说起。”
      “中医目前人数比较流派有温病派,时方派,经方派。还有一些其他流派,人数比较少。其中经方派的用药大胆,疗效最快。温病派的人数最多,几乎所有的医院的中医都是温病派。”郑文杰如数家珍的说道。
      “其实脱离具体的人,说哪个流派更好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老人得了感冒,身体很弱,表气有淤闭,老年人的中下焦大都虚弱,这时候就不能用经方派的麻黄汤,会有生命危险。这个时候温病派的桑菊饮更适合这名老年人。”
      梁石岩这个时候已经完全被齐辰的话吸引,听的聚精会神。
      郑文杰则又掏出小本子开始记录。
      “再说说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就能明白为什么疗效会越来越慢。
      秦汉时期,兵乱不断,当时的人民大都尚武,身体强健,一直延续到唐朝,根据人们的身体情况,这时候中医大都使用,麻黄,桂枝,大黄等如刀锋利的猛药,经方派由此孕育而生。
      到了宋朝以后,人民大多尚文,又有儒家思想的影响,这时候的中医大都使用防风,荆芥轻灵的药来代替麻黄,桂枝。这也是时方派的特点。
      到了清朝以后,人民的饮食得到了大量引入再来品种,进而丰富起来。与此同时人民的身体的气也变得驳杂起来。这时候注重温补的温病派就使用更加轻柔的桑叶与菊花。
      所以我们如果要让药效更快,就需要把各家之长灵活运用。”
 

第196章 论医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