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这怎么办?
犹豫间,亲兵在旁劝道:“领军将军,我们先向后撤吧,后面没起火。”
慕舆根猛然醒悟,对啊,向后撤到没有火势的地方,组织人马反击就是!
遂拨转马头,向后奔去。
他这一向后跑,不知被谁发现了,只听火势冲天的战场上有人大喊:“慕舆根跑了!”
“活捉慕舆根!”
呐喊声连绵不绝,此起彼伏。
这下子燕军更乱了套,本来还在抵抗的燕军也向后开始了溃逃。
一时间兵败如山倒,无人再做有效抵抗,败军裹挟着慕舆根一起向后逃去。
慕舆根和几名亲兵在马上声嘶力竭地大呼:“快停下!退后者斩!”
但在乱军中形单影只,淹没在了各种嘈杂声音中。
眼看着晋军越杀越近,知道大势已去,掉转马头,跟着溃军一起向北跑去。
作为后援部队,此时陈谦立于大型战船船头,船上全是牵着战马的骑兵,靠近了北岸。
军兵们把船板搭好,陈谦上了紫骅骝,提着大砍刀率先冲了下去,杀奔鲜卑大营。
此时,折返回去的几百艘小船源源不断地来回输送着晋军过河,一时间上万晋军席卷淮河北岸。
陈谦正向前冲杀着,忽然发现右前方有一块儿燕军阵地,并未慌乱,正在做着抵抗。
遂拨转马头向东北方向杀去,来到近前,发现燕军这所营盘中冷箭不断,而且箭法精准,有条不紊地向外发射,前面已有不少晋军尸体倒毙在地。
余下的晋军不敢靠前,只是一味地呐喊。
他抬头一看,火光中,一面大旗上写着:乐陵太守——贾!
心道,莫非是传说中的神箭手贾坚?
身后的毛安之大声喊道:“征北将军,待末将率军杀进去!”
陈谦点头道:“仲祖,你小心点,这是贾坚,他的箭法不错。”
毛安之第一次跟随陈谦打仗,正是立功心切的时候,哪管是谁,手中铁枪空中一举,率身后骑兵如疾风骤雨般向燕军营盘冲了过去。
贾坚手下也是训练有素,毫不慌乱,如雨般的箭矢从栅栏后面射了出来。
毛安之身边骑兵不断地中箭落马,一时间,人喊马嘶,乱做一团。
但奋不顾身的毛安之还是第一个冒着漫天箭矢杀进了贾坚营寨,后面士气旺盛的晋军骑兵、步兵也跟着如潮水般涌了进去。
以摧枯拉朽之势,将贾坚大营冲的七零八落。
进了大营,毛安之迎面遇上了老将贾坚,手持方天画戟,胯下花斑马,白色胡须飘洒胸前,在火光中屹立如山,令人肃然起敬。
因在他的营寨前,晋军损失巨大,毛安之虎目中喷火,大吼一声,跃马挺枪,恶狠狠地扑向贾坚。
贾坚不慌不忙等毛安之枪离胸口有一尺多远的距离,一个“拨草寻蛇”,隔开铁枪,方天画戟反刺过去。
毛安之这些年在广陵公府,身授毛宝和陈谦两代战神指点,枪法了得。
他一闪身,左手用力,枪的枪纂尖刺向贾坚的喉咙……
突然发现不好,左臂传来一阵子的剧痛,原来冲锋时中了一箭,自己竟毫未察觉!
一瞬间,枪纂尖绵软无力地垂了下来。
两将厮杀,电光火石,毫厘之间定胜负。
经验丰富的贾坚迅速抓住这一时机,方天画戟杆部横扫过来,砸在毛安之的腰部,毛安之应声落马!
贾坚挺戟刺向尘埃中的毛安之,只听得“?R”地一声。
火星四溅,贾坚的方天画戟尖被一箭射中,势大力沉,不禁虎口一麻,一只手不由自主地撒开了戟柄。
他收回方天画戟,抬头定睛一看,只见远处厮杀的双方士兵中,有一个年轻人,手持长弓,一柄黄澄澄的大砍刀横亘在马鞍上,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不由得暗暗惊惧,这箭的力道和准头,不在我之下啊……
混战之际,不容得有丝毫犹豫,贾坚双手持戟,脚后跟一踢马的后肋叉骨,向年轻将领杀了过去。
只见年轻将军不慌不忙,将长弓挂在后马鞍桥上,双手擎刀催马迎向了贾坚。
二人马疾手快,瞬间刀戟相撞,迸发出点点火星。
贾坚虎口发麻,在马上晃了晃,方天画戟勉强握住,挺过了第一回合。
两马相错,各自勒住马匹。
贾坚心道,好大的力气,四十多年的沙场经验告诉他,不能硬拼,自己与对手的臂力相差太大。
遂凝神催马,挺戟向年轻将领刺了过去。
只见年轻将军闪身躲过,错马之际,闪电般的大刀反手砍向贾坚后背。
贾坚赶忙俯身趴在马上,大刀挂着风声,顺着贾坚后背掠了过去。
第二回合又过去了。
勒住战马后,贾坚心道侥幸,遂大声喊道:“来将通名报姓,你是何人?”
“大晋征北将军陈谦!”
十丈远的年轻将军在马上大声喊道:“贾老将军,大势已去,何不下马投降?”
“哈哈,你就是陈谦,投降的话不要说,小子啊,拿命来吧。”
说话间,贾坚再次挺戟杀向陈谦。
两马盘桓,杀在一处。
贾坚的戟如银蛇吐信,连刺带拉,既搠又钩。
陈谦侧身躲过贾坚势大力沉地一戟,轻舒猿臂,左手抓向贾坚后背,硬生生地将贾坚单手从马上抓了过来。
贾坚感觉整个人已经飞上了空中,随着“扑通”一声,带着铠甲的身躯重重地跌落到尘埃中。
刚要爬起,几名晋军士兵齐举刀枪,架在了他的脖子上,身上。
只得束手就擒,身体慢慢躺倒在地上。
面如死灰,老眼望着被熊熊大火照亮的夜空,长长地叹了口气。
两名晋兵将他身子翻过来,扭起双臂,牢牢地捆了起来。
第84章 鲜卑大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