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三十七章 迂回前进[1/2页]

永世帝唐 清风逸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傅奕心情很是复杂。
      此子一言道出圣人看待沙门之祸,非是不明,实是无奈矣。
      再之前,那句若百姓不愚,唯教化耳。更是振聋聩之言。
      多年来,他一心研读佛经道经,更书千言万言上谏君王,却不及这少年寥寥几句直达本意。
      他想起身向殷清风致敬,却听殷清风又道:“大禹治水,是何处泛滥疏理何处,而教化则是从源头治理百姓心中的洪水。”
      傅奕身体颤了颤,稳坐下去继续聆听。
      “沙门的佛经里有诸天神佛,每位神佛皆有各自的大神通。
      燃灯古佛,是无量无边宇宙第一尊始祖报身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
      文殊菩萨代表聪明智慧、观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普贤菩萨代表菩萨行愿、地藏菩萨的大愿的象征
      难道我们汉人就没有神灵吗?我们先人崇敬了几千年的上帝还比不过那些异邦外族的邪神吗?”
      这话要是让现代人听了,一定会骂人的。
      诗经、孟子、左传、史记、大学、中庸、尚书、礼记、管子、墨子、荀子、列子、淮南子、汉书等等频繁出现的上帝,实际是对昊天上帝的简称或是简写。
      昊天上帝是光头教出现之前,中国至高无上的神灵。
      天子的天,既昊天的天。
      “所谓昊天上帝者,盖元气广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即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讬之于天,故称上帝。”
      昊天上帝是在周朝时正式出现的中国神话中的尊号。
      昊天上帝是华夏历代国家正统祭祀的最高神。
      昊天上帝称皇天上帝、上帝、帝、老天爷,他是自然和下国的主宰,他的周围还有日、月、风、雨等作为臣工使者。
      早在周朝时,依据周礼,人们就以六辂祭祀昊天上帝和东、南、西、北、中五方上帝。
      六辂祭祀:一曰苍辂,以祀昊天上帝二曰青辂,以祀东方上帝三曰朱辂,以祀南方上帝及朝日四曰黄辂,以祭地只、中央上帝五曰白辂,以祀西方上帝及夕月六曰玄辂,以祀北方上帝及感帝、神州。
      其中,昊天上帝为自然上帝,即苍天。
      祂之下,有五方上帝,即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南方炎帝神农氏,中央黄帝轩辕氏,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或玄帝颛顼
      以郑玄为代表的神学体系认为上帝为天之别名,总共有六天、六上帝。六天上帝即昊天上帝与五方上帝。
      昊天上帝为全天之帝、五方天帝各为一方天帝。
      曹魏着名经学家王肃认为五行人帝可称为上帝,但不可称为天昊天上帝则可称为天,祭祀昊天上帝即代表祭天。
      唐朝的皇帝为何很少自称天子?
      唐朝的百姓和群臣为何很少称呼他们的皇帝为天子啊?
      他们深受光头教的影响,认为佛比“天”更神灵啊。
      殷清风这个半吊子古人,自然不用向傅奕这个真正的古人卖弄他对昊天大帝的认知。
      “我们有许多的文字,例如:祈,祷,神,祖,祀,祝,禅等,都有“示”字旁。用以表示与上帝或祭祀有关的意思。
      禅是指单独寻求神社,祭坛前的土地为“社”,是祖先拜神的地方祸与福,皆指来自上帝祈与祷,向上帝祈求。
      无论是求神还是祭祀、祈福,都是向昊天上帝表达敬畏之心。
      在上古,巫引导着上帝与天子与百姓的沟通。
      巫,从“工”从“人”,“工”的上下两横分别代表天和地,中间的“丨”,表示能上通天意,下达地旨。
      道教兴起后,黄冠们代替天子、权贵
      和百姓沟通上帝。
      何谓之“道”?
      昊天上帝的言行举止一切既为“道”。
      何谓之“道家”?
      一切追寻昊天上帝的言行举止的人,即为“道家”。
      先秦时的诸子百家,皆为“道家”。
      他们是凡人,只能片面的从律法、从兵事、从农耕、从百工、从阴阳、从医术、从教化等等方面去理解和接近昊天上帝的言行举止。
      是故,昊天上帝非不在也、非不灵验也,只是昊天上帝化身千万隐匿于凡间也。”
      殷清风都为自己的胡诌感到佩服。
      哪怕以后当一个神棍也不愁没饭吃。
      不过,他也没瞎编。道藏中本来就收录了诸子百家的学说。
      只不过他们这种行为被儒家鄙视了而已。
      他现在只是为道教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罢了。
      “先秦时的法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等综合在一起,比不过异邦外族的邪说?
      不!是汉代的学儒者要罢黜百家、是沙门妄佞和篡改了我们华夏的神灵!
      我们要再次回顾“道家”的过往,我们要为“道家”再次正名!不能让外邦异族的邪说愚弄了当今的百姓!”
      傅奕感觉自己的热血在沸腾。
      一定要为道家正名!
      这是他毕生的追求!
      “沙门可以供奉无数个佛、无数个菩萨,道教也可以宣扬韩非子、墨子、孔子、孙子等等。
      心中对先祖对昊天怀有敬意的人,不但要与沙门做殊死斗争,还要宣扬昊天、宣扬道教道义。
      面对异族邪说,炎黄后人决不能低头!”
      “说得好!”
      傅奕真正的激动的。
      轻盈得不像是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家,他利索的站起来向殷清风抱拳,“殷侯之言,点醒了老夫!请受老夫一拜!”
      “不敢当。”殷清风连忙阻止。
      相互推让几次,再次落座。
      傅奕道:“太子才将藏书赐给殷侯不久,殷侯便通读了那些藏书?真是可钦可敬。”
      他两眼放着光的看着殷清风。
      若是将此人引为助力,何愁沙门不灭?
      只是,不知他是否有志在此。
      殷清风道:“圣人有圣人的难处。
      圣人为唐国公时,受天下之浊流影响,不得不顺应之。
      如今,圣人虽然看清沙门的本来面目,奈何沙门大势力已成,而圣人又需安稳天下民心。若随意处置沙门,恐沙门借机兴起妖惑之言,乱了民心乱了天下。
      故此,傅翁若想驱逐沙门,必须要让圣人寻到一个合理的大义名分。”
      傅奕此时早就去掉了心里的戒心,一心要向殷清风讨教。
      “敢问殷侯计从何来?”
      计从何来?怎

第四百三十七章 迂回前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