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四章:痛断抉择[1/2页]

永世帝唐 清风逸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太极宫离开时,裴寂的心思更沉重了李渊竟生出了禅让的想法。
      如果他与李世民的关系友善、如果李世民不是在谋划削弱世家,他会乐见其成。
      李渊老了,也没有一国之君的才能,但李渊可以保证他的富贵荣华。现在李渊要退位,他的位置更岌岌可危。
      他的选择,不多了。
      “去东宫!”
      如果李渊没有萌生退意,他也不会急着与李世民摊牌。如果李渊没有萌生退意,他还想着与那些族长们想出一个对策来。
      但现在不同了,李渊要退了。那些家族是死是活他顾不上了。
      东宫之前似乎有过客人,李世民满脸潮红的坐在裴寂的对面。
      一路上组织了很多语言,面对李世民时,裴寂又不知该从何说起了。
      倒是李世民谈兴很足,他在大谈水泥路、水泥桥铺遍大唐的盛况。
      裴寂的心里越发苦涩。
      世家大族也好,地方豪族也好,生存的环境就是皇权鞭长莫及。
      看似李世民只谈交通的畅快便利,可这畅快与便利受冲击最大的就是那些权倾一方的家族。
      “这是他削弱世家的开始啊”
      修路为始,继而以商坏儒。世家自保的四个手段,李世民挥手间就破了两个。接下来呢
      他恐惧的不是李世民的手段,而是李世民的年龄。
      不管李世民使出什么手段,总会有应对的方法。可他还不到三十岁,又新得了养生之术,未来四十年里,他会有无数次的机会施展他的想法。
      如果不是这样的原因,他愿意低头吗?
      他也老了。力不从心的那种老。
      他原以为,治理一国嘛,理清皇权、官权与族权的分配、理清各家族在朝堂上权利的平衡就可以了。其他的什么均田、教化、税赋等等都是末节。
      可李世民是反着来的。
      他不但从旁枝末节开始参与政事,而且每有新意。
      他对世家的态度,不是尊重而是打压。
      当年,崔、卢、郑、王得以成为“四姓”不仅仅由于他们是显赫的“魏晋旧籍”,也不仅仅缘于他们与权臣李冲的特殊关系以及与皇室的联姻,而是在此之前北魏皇室已经淘汰了一批忠心不够的家族。
      所以,在太和改制后,一个以皇室为轴心,以婚姻为纽带,包括汉人“四姓”和代人“勋臣八姓”在内的政治性婚姻集团逐步形成,新的门阀秩序才得以确立。
      现在,李世民的目的与北魏相同,而采取的手段现在看似柔和,可等他坐上那个位置成为一国之君,谁能又谁敢保证他不采取激烈的方式?
      以前他还以为会有一段缓冲的时间,但现在,时日无多了。
      他都可以预想到,李世民一手打压旧有的世家,一边扶持新的权贵崛起。在这个过程中,只看谁能向李世民表上忠心。
      桀骜之辈,必然要遭到来自皇室打压和新兴权贵的挑战。一旦他们倒下了,他们原先占有的权益就会被瓜分,尸骨无存。
      裴氏不能成为倒下的那一个,必须不能!
      不但不能倒下,还要成为新的“四姓”!
      虽然他之前也深夜来过一次东宫,也说了向李世民效忠。但只是说说,他接下来没有做任何事。在李世民看来,这是他诚意不足、这是在“欺君”。
      或许李世民会认为,他因为各族长齐聚长安而得到了助力后,他又反悔了。
      所以,他必须再来一次,要李世民相信他的效忠是真诚的。
      早知现在,他当初就不应该忽视殷清风。
  &nbs

第二百四十四章:痛断抉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