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方在知道顾南夕拿下河中郡四县后,不敢再拖延,不仅出面见了宋守节,还亲自监督,粮草运上船。
     “宋大人见谅,我们河中府目前也不大富裕,只凑够了四千石粮草,你们先带过去急用。后续粮草,我们会派人给你们送过去。”
     宋守节对广德府通判的拖延还是很有气的,但是考虑到后续粮草还得靠广德府通判,便冷着脸道。
     “事关重大,还望大人通判大人莫延误战机!”
     广德府通判在心里把宋守节和官家骂了个遍。
     若不是官家没事找事,非要拿下苏大郎,顾南夕怎么会铤而走险,出兵南下?
     还有宋守节!既然奉诏出兵,怎么不从荆湖北路多带些粮草,偏偏要来祸害他们广德福?
     本来就刚刚遭遇灾害,各州府的漕粮都不是很充沛。
     漕粮给了宋守节,广德府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这宋守节还好意思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一点也没有自知之明。
     要不是还指望着他冲到前头,不要让云国公推兵到广德府,自己才不会搭理他呢。
     广德福的码头上,楼船一艘接一艘,遮天蔽日。
     来往的运船,跟他们相比,就好像小孩子一般,只能在缝隙中穿梭,可怜巴巴的。
     广德福通判巴不得赶紧送宋守节等人离开,但宋守节刚吃了广德福通判的一个大亏,在四千石粮草没有全部装上了船前,坚决不肯带人离开。
     这么多艘楼船堵在码头上,严重影响了广德府的河运。
     广德府通判和宋守节,谁也不肯往后退让一步。
     就在这时,宋守节派去河中府的探子有紧急消息来报。
     “禀告大人,有小道消息称,河中郡刺史和通判,均逃离河中府。”
     大家听到这话,直接呆愣在原地。
     这些字全都认识,为什么连到一起就是这么让人听不明白?
     哈?!
     河中郡刺史和通判全跑了,这是多么小众的字眼。
     “你怕不是在开玩笑?他们俩是疯了不成?能逃到哪儿去?”
     宋守节只微微诧异了一阵,便接受了这个消息。
     这个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他在剿灭水匪的时候,也曾遇到过水匪头子留下水匪,独自逃跑的事。
     河中郡刺史和通判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匪头子罢了。
     “通判大人,我先带一艘楼船前去占领河中府,剩余粮草的事,会有我的副将和你对接。”
     通判大惊:“王大人,您这是要现在就赶去河中府吗?就带一艘楼船?”
     楼船虽然有三层,但第一层炉是用来给官兵休息的或者等待作战的。
     空间第二层名为飞卢,是士兵作战的区域,飞卢上设有弩窗,每个弩窗后面都配有数名弓弩手,作战期间可以居高临下地打击敌人。
     第三层则是雀室,用于指挥作战,观察地形。
     宋守节带来的楼船,一艘船最多也就能装下五百人。
     想要靠着五百人人以及一艘楼船就想守住河中府,能行吗?
     宋守节却极有信心:“公道在我,民心在我,圣心在我,地利在我,五百名水兵足矣!”
     ,
    喜欢。
  

第592章 先到先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