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8章 肉墩大爷的春天来了[1/2页]

年代:随身农场被曝光了 龙都老乡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陪家人吃完午饭,易南平下午就先去了县机械厂,找张和平问一问,看看有啥情况。
      没想到,和平哥跟大哥易东平,是一起过来见他的。
      两个人苦笑着,说出来了一件让易南平差点笑岔气的事儿。
      哈哈。
      原来,张和平的老爹,就是肉墩大爷,最近不是在开阳做起了卤肉摊的生意吗。
      这还是易南平的主意呢。
      当时他也没多想,只是为了解决肉墩大爷的生活问题,让奶奶开心点。
      哪知道,这生意太红火了,一经开始,就风靡了开阳。
      上至县领导,各种头面人物,下到基层职工和家属,普通居民,都对这一香喷喷而又物美价廉的卤肉,满是期待。
      张记卤肉,几乎成了今年以来,县城很多家庭,招待宾客的席面上,必不可缺的一道硬菜了。
      在这种情况下,肉墩大爷自己肯定忙不过来啊。
      于是,他就必须招人手了。
      由于他的卤肉摊,创始阶段,选择的是在大哥的院子里加工。
      毕竟,大哥当时居住的那套院子,地方又大,房间也多,关键是他跟大嫂都是机械厂的工人,就两个人,还天天在厂里吃食堂,只有晚上休息才回家一趟,根本住不完。
      还有一个便利条件,那就是院子距离肉联厂非常近,每天从厂里拿原材料很近,很方便。
      鉴于此,肉墩大爷当时还主动提出来,这卤肉生意,算是他跟易东平合作干的。
      因为这个原因,还让山子哥当时心里很不平衡,认为易南平跟他不太近,只顾得帮张和平了。
      扯远了啊!
      也就是这样,想要招人,急于扩大规模的肉墩大爷,把这事儿先委托给了自己的股东易东平,让他物色人手。
      当然,他还提出了条件。
      一、干净卫生;二、略懂厨艺;三、勤劳能干,肯吃苦;四、中年人优先考虑.........
      易东平也很上心,他也没有多少经验,白天上班没时间,晚上就拿这事儿,跟大嫂商议起来。
      两个人新婚燕尔,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又是在一番运动以后提出来的这个事儿,易南平的大嫂,也就是之前的娟子姐,也不知道咋想的,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的娘亲。
      这辈子,她都跟易东平结婚了,也成了县城国营大厂的正式工,成了吃国粮的一员。
      也算是在城里,过上了自己的好日子。
      可她自己的娘亲,还有几个妹妹,还在杨易寨的黄土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呢。
      大嫂每每想起自己的娘亲和妹妹,晚上都泪湿枕巾,好几次都是哭醒了的。
      这种心境,在那个年代很正常。
      属于常态!
      其实,这样想的,远远不止大嫂一个人,你比如马大超、王可心、张宝柱.......
      他们都差不多!
      闲言少叙,接着往下说。
      大嫂一听大哥的话,第一感觉就是,她自己的娘亲很适合这个岗位。
      真的,太适合了!
      你看看,娟子娘讲卫生,很干净;厨艺吧,更不用说,家常便饭都能上手,做了几十年了;勤劳能干,自己一个人,寡妇家家的,拉扯了好几个孩子,这多能吃苦啊!
      这年龄,更是三十多岁,不到四十!
      正是能干、敢干、想干、不得不干的年龄!
      这岗位,不管从哪个条件来说,都像是为娟子娘设计的一样。
  

第338章 肉墩大爷的春天来了[1/2页]